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8)——拜佛是修谦卑恭敬心 不得贡高我慢放逸懈怠 不得有谄意

师父:这就讲的是什么呢?就是修行啊,修行由哪儿而得啊?修行由恭敬而得。你们最多做的功课是什么?拜佛呀。拜佛修什么?就是修你的谦卑、恭敬。为什么你要头顶下去?头顶礼是用头顶人家的脚啊,接足礼啊,就是要让你知道你自己要谦卑下来,要把自己身段放下去。要知道你请的是尊贵的佛陀啊,说不好听的,你的头只配去碰他的脚。就是让你非常谦卑、非常恭敬,要对法无上恭敬,对法无上的珍贵,才能得法。并不是说佛陀喜欢你给他磕头,并不是说佛陀认为自己的脚有多高贵,认为你的头只配他的脚,那可不是这样子。而是说你只有谦卑恭敬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那个法你才能受用,你才能得...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7)——比丘尼修是三昧要做减法

师父:那女人来讲的话,就是什么呢?你要是不做减法呀,你根本加不上来。因为女人的业太重了,毛病太多了,心那么散乱,实际上是个不老实的心啊。女人本质上来讲为什么不得有谄意,谄谀啊?谄谀之心女人最具足了,因为女人就是要讨好嘛、乖巧嘛,是不是?所以谄谀之心是最具足了。所以说呢,这地方我就总结,我就体会这个意思,所以为什么讲比丘尼的时候讲这个:“不得自高。常当卑谦。不得自贵。不得自大。不得嫉妒。不得嗔恚。不得贪财利色。”女人的心就很贪。“常当清净不得惜躯命。”女人最难舍自己的命。女人的心思最微细,女人的感受最强烈,女人(心思)最细微,女人最不能...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6)——净宗修行以加代减 禅宗修行以减代加

今天有菩萨就问我,说比如说这个淫欲心如何度?作为男众来讲最好度的办法就是什么呢?拼命做加法,不要管减法。你拼命念佛,你做正事,那个事慢慢慢慢就都好了。像我一样,我这个淫欲心咋度的?就是因为我打坐,修行啊,我没想到度这个心、那个心的,我没那么高的觉悟。就是后来打坐、修行啊,太好了,太有意思了,这玩意比那个意思多多了,太有劲了,就不想那些事了。就是我有替代物,没有替代物当然就老想那个了,是不是?就像林黛玉,她没有替代物,如果有个比贾宝玉还好的,让她更想的,她保证就不会那样了。对不对?她没有替代物,她就是这样子。那男众就可以做加法为主,他以...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5)——比丘尼如何修三昧

师父:说到这儿以后,我们再来看,昨天我们讲了四众弟子当中的比丘如何修,我们今天再来讲比丘尼如何修。找到了吧?【颰陀和白佛。】颰陀和就问佛。【比丘尼求菩萨道,欲学是三昧,当云何行。】你看很有意思,前面讲云何行、云何持,还有啥呢,三云。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说比丘的时候,(讲)云何学、云何行、云何持。他在这儿就只讲“云何行”。当然也可理解成这三个(是)一个意思,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也可以这样理解。但是也可以讲,就是比较简单化一点。应该怎么办呢?【佛言。比丘尼求是三昧者。不得自高。常当卑谦。不得自贵。不得自大。不得嫉妒。不得嗔恚。不得...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4)——发大心 决定信心 造福社会

我以前就讲,这个很有意思的,以前我们那儿也是,来了个男众居士,很会干活。管工、瓦工、电工、焊工啥工,啥工都会弄。跑过来,说来给师父护法,准备要在这儿待着,大干一场。我说好啊。没过三天,诶呀,我要回家了。诶,我说你怎么要回家了呢?三天之前你讲的要准备冬天不回去了,怎么要回家了?诶呀,你不知道啊,我们家里人多烦哪,一个电话一个电话催我,要我回去。我说三天前不催你,三天之后怎么催你催得这么厉害了呢?诶呀你不知道,他们认为,他们说我感冒了发烧,在这里待着不习惯,一定让我回去,说身体受不了。我说他们都有神通啊,他咋知道你感冒发烧了?诶呀,我打电...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3)——信决定心则定 境随心转

今天我又讲了,真正最难得的一个信,现在我体会一下,最最难得的一个信,真正难确立的一个信,最有用的那个信是什么信啊?就算你能真正生出一个信心出来,像演同,还有老法师他们几个,现在都已经具足了这个信了,也不说具足,基本具足这个信。什么信呢?你真正信啊,阿弥陀佛的光明,一切佛光,一切祖师大德,一切加持力,都存于什么地方啊?存在于当下的这一声佛号当中,存在于当下的节奏当中,存在于当下的呼吸之间,存在于你的般舟步法当中,存在于你这个般舟行当中。而且离开这个地方去找,你一无是处。只要你念这声佛号,“当念我名”,当念阿弥陀佛的名字,只要你当下去念这...

圆Z菩萨提问补充(六)

问题6:对了,师父,弟子一直有个妄想,弟子感觉自己还稍微能写点大众化的东西。弟子有时候会想,不如把自己如何逐渐放下五欲六尘,如何坚固道心,如何坚信佛陀和师父等等通过打油诗或散文诗之类的活泼的、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写出来,以后甚至可以尝试学着把自己的修行经历写成微电影剧本什么的,供大众参考,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或者是刺激大众也学佛也发出离心的效果,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不是也纯粹是个妄想?是不是只会徒增弟子的妄念和境界?对大众会有帮助吗?如果能利益大众,弟子倒是乐意牺牲自己做点利益他人的事情,如果既不利人又不利己,那弟子就从此不再起这个妄念了。如...

20120116《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8 四辈品第五(2)——以端心正念对治放逸懈怠

其实你比如最简单一个比方,我最近得的最大利益四个字,叫端心正念,端心正念。只要你能时刻提醒自己端心正念,你就会得到无穷无尽的受用啊,无穷无尽的受用。你看我们慧智师现在坐得端心正念,不靠了。就是这样子啊,其实来讲真是这样子,我们人就是这样子呀,有靠的就不想坐,躺下来就……总而言之,总是想找最安逸的方式。对吧?你看,前段碰到一个事情。有一位大德啊,在家里。只要有沙发有位子,完了,自己的床也不睡了,哪天晚上回来就开始躺到沙发上去。躺到沙发上去以后呢,弄两个小东西垫垫,弄个小的东西靠一靠,然后就开始看电视。他一个小时可以换五十个台,四十个台,...

圆Z菩萨提问补充(五)

问题5:其实,弟子越来越发现般舟三昧真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像师父您这样超凡的毅力、坚持力、意志力、忍耐力,一般人是很难坚持不懈、难行能行地去挑战和完成所有的题目,最终达到彻证三昧的。而且,弟子私下发现,咱们有不少师兄其实都是希望借着修般舟而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目的,不一定非得要彻证三昧。【师语:个别没有难度,是老反复出现,不断出现,没完没了。需要增加无尽的耐心,和彻底解决所有问题的决心,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难以掌握。如王羲之写字一样,你不比他少任何一样东西,但你的坚持精神认真程度远不如他而已。要知道太多人行般舟不是方法问题,只是心态问题。...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合集)

师父:我们看四辈品第五,讲四众如何修证得三昧。<四辈品第五>【颰陀和白佛。】颰陀和给释迦牟尼佛讲。【难及天中天。若有弃爱欲作比丘闻是三昧。】说如果有比丘能够弃掉爱欲,就是能够放弃爱欲,作了比丘,听闻了这个《佛说般舟三昧经》。【当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学什么东西,持什么东西,行什么东西呢?【佛言。】佛就讲。【弃爱欲作比丘欲学是三昧者。】这里讲啊,他把这个作比丘和弃爱欲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就是说,如果你不放弃心中的爱欲呢,就作不了比丘。弃爱欲和念佛有什么关系呀?弟子:不弃爱欲念佛等于白念。师父:不弃爱欲念的就是爱欲。是吧...

圆Z菩萨提问补充(四)

问题4:弟子很羡慕善良师兄的步法和行法基础,轻松自然就能做到节点共振很到位,也不昏沉,行法不困不累。弟子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很难超越她。【师语:只是认真程度不够,定心程度不够而已,是心态的差距,不是方法的差距。下定决心,并不难做到。】弟子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积累的妄想太多太多了,昏沉和境界是很难避免的。弟子的优势在于肯发心,目标简单明确坚定:为了今生能出轮回,弟子愿意舍弃所有一切,只听佛和师父的话。余生勤苦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善良师兄则认为自己很难发心。【师语:要发稳固精进的心,不要发一曝十寒的心,要永远打不垮,撕不烂,坚持精进到底,不...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14)——除去睡眠志开解 常自精进无懈怠

“除去睡眠志开解”,就讲修行最大的一个关口,要除去睡眠,睡眠除了,志才能开解。演同现在就是志开解有点,除去睡眠,有点儿这个意思,影子踩到了一点。像我们这个昌久师(音)就属于志开解,现在有点志开解的意思了,要行法,每个晚上都要行。那天不好意思,下去了,我已经跟他讲了,我说咱们讲完经就走,哪知道老法师人不走,等着我叫人家,人家不走。我上车一数人,你们这么多人我看都上来了,我就没想到要数老法师,结果我们开车就走了,就把他落下来了。落下来了不好意思,打电话过来:“老法师,你要不要来,来我叫车子来接你。”“好啊!我今天晚上再去行一晚上的法。”晚...

圆Z菩萨提问补充(三)

问题3:师父,弟子好不容易才过上几天低调伏藏、不做执事的清净日子。最近圆爱又逮着弟子了,说监察组缺人,让弟子别猫起来,要敢于担当,要帮师父的忙(弟子心想,师父最希望咱们老实念佛,啥都别上心),说现在缺人,尤其是缺年轻人,说让弟子带着善良进监察组。上次她一发话,弟子就逃跑。今早扫地时,圆爱又再次发话了,弟子虽然觉得心里不太想干,但如果确实缺人,那我就干呗,师父您曾说过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成就大众是重大修行。所以弟子也就没再推脱了。请问师父,这个执事弟子是该干还是不该干呢?【师语:有因缘真需要就好好干,没有因缘,就好好念佛。不诤不抢,不...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13)——常行乞食不受请 敬于法师视如佛

“常行乞食不受请。”这个饮食非常重要,常行乞食以后他就真能降伏其食。只要能要一口饭吃就够了,就这点要求啊。饮食的分别心是最大的,刚才演捷不是讲了嘛,财、色、名、食、睡,食和睡这两个是最难降伏的。它天天会遇到,顿顿会遇到。是不是啊?你看色,其实好降伏,真的狠了心你不去想它就不想了,不会天天时时遇到呀。是不是啊?但是这个食和睡,你不吃,一顿不吃饿的慌,真饿,不是假饿;不睡困的慌,那是真的困啊。是不是,演丽?所以要常行乞食不受请。常行乞食是个修行的方法,告诉你,你能要到食品,能有吃的,不错了,别挑了。知道吧?你像我们现在这样,别讲了,这多好...

圆Z菩萨提问补充(二)

问题2:最近善良师兄也是很纠结,我们几乎一致公认她目前是我们唯一的金牌领队人物。但是她本身有类风湿和肠炎的疾病,经常会拉肚子,而且她觉得长期领队也比较有压力,所以这段时间她申请先不当领队了,在队伍后面歇歇,然后大家就开始说各种闲言碎语,说她退得很厉害,说她懈怠懒惰偷心什么的……她自己心里很不好受,觉得不是这样的,别人都不理解她。她比我们要清净,在念佛堂之外她都能把佛号相续起来,这点也是弟子很佩服的。很惭愧,只要一思考事情,一跟别人说话,弟子的佛号就自动丢到千里之外了。阿弥陀佛。其实弟子一直在观察她的步法,她哪怕在队伍后面行法也行得很认...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12)——常独处止行功德 自守节度不聚会

师父:你看最后这句话,就讲这个偈子说,“常自精进无懈怠”,最后无非落实到这个地方。你看这一、二、三、四,八句话,这八句话,“如我所说悉受持,常独处止行功德。”“常独处止行功德”,让你独处是你心里、内心的那种独处,不是空间上的独处。在那个思想的心灵的深处、寂静的深处,周围有人等于没有人一样的,是在你内在的那个深处行功德呀。就像我刚才讲的演心师的例子,你好好想想,你那个心意识是真的,还是这个心意识是真的?到底跟哪个意识跑啊?这就是“常独处止”,就是内在的那个深处的、独自的地方你要看清楚,不要跟着心意识跑。这叫行功德。“自守节度不聚会。”自...

圆Z菩萨提问补充(一)

这个白话念佛的佛号弟子也不知道是录制的问题还是剪切或编辑哪里出了偏差,反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听久了怪难受的、心里很抵触。因为弟子确实念不下去,不想念了,而且屡屡现昏沉和境界,弟子一向认为:要么不干,要么就认真地好好干。勉强在念佛堂待着也是瞎混日子,还不如出来干点活儿呢。于是弟子就出来吃早餐,跟圆爱申请早餐后扫山门前的停车场去了,就不进念佛堂了。请教师父,弟子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如法吗?请教师父,抵触某个佛号是弟子的业障吗?遇到不喜欢的佛号时,是不是也要强迫自己安住当下,继续念佛呢?如果心力确实提不起来,做不到一丝不苟、不折不扣地认真...

圆Z菩萨分享"修行就是堵漏"及点评(八)

四、师徒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微细漏 1、对师父不够恭敬,把师父当爹当亲人当家人当知己以及对师父做任何的世间想都是一种漏,必须只在法上见师父,不能执着师父的色相。师父曾经说过,我们跟师父之间只有一种关系:我们希望被师父成就,师父希望成就我们。我们只能把师父当救命恩人,对师父我们只能怀有无尽的恭敬、佩服、爱戴和感恩。【师语:非常关键,忌结情缘、亲缘。要结法缘、本缘,用法缘,成法缘,解脱缘。】 2、过分依赖师父,喜欢跟师父一起共事,喜欢跟师父联系,喜欢对师父提出各种要求,喜欢被师父器重和关注也是一种漏。当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自...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11)——传承(2)

师父:我也讲过,我请教过我们伟大的上慈下法法师。慈法法师给我讲了,说:“你自己弄去,闭90天自己搞去。毕竟要有人自己摸索,自己去弄。这样的话就会遇到所有的问题,所有的难题,你才能真正明白这里面的真谛。”他不给我安排。我觉得老人家很慈悲,我还很感恩他。最后没办法我自己弄吧,只有自己扛。同时我也非常感恩我的两位恩师,一位上常下福大和尚,恩师给我有很多教导,依师而学啊。我的法理来自于我的恩师上常下福大和尚,这些法理啊。我跟你们讲的受戒,这些东西,讲的很多理,这个是真的有传承的,法理呀,心法来讲,来自于这位大德。他是东林寺前任的当家师,出家修...

圆Z菩萨分享"修行就是堵漏"及点评(七)

三、心地上可能存在的各种微细漏 1、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气,还是会经常发脾气,火烧功德林,修行没入门。没有忍耐力和自制力,没有深信因果,没从心里真切地认识到自己真的是来受业受报,了缘了业的,还是有一颗求好受求舒服求被人理解和认可的心。【师语:我们这些常随众,还在脾气方面、求好受求舒服求被人理解认可方面吃亏,就太说不过去了。每项修行都是实实在在的大功德,我们不可能错过。临终时,你说我是最最遗憾的是怎么连不发脾气的功德都没有积聚起来,真是亏死人,笑死人了。】 2、贪吃贪睡贪玩,不能做到少欲知足,不能彻底放下财色名食睡和家人...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9)——视师如佛 端身正念破昏沉

弟子:师父,我看经上面,哪一部经上面也不分层次啊,这部经为什么就分层次了呢?(分开讲)比丘怎么修,比丘尼怎么修。师父:它不是分层次,只讲比丘修行的重点和比丘尼修行的重点不一样,不是分层。弟子:比丘怎么修,比丘尼怎么修,在家居士,就是优婆塞怎么修,优婆夷怎么修,都说的很清楚。还有一个,必须把善知识当作佛。这个其他经典上好像没看过。弟子:《地藏经》里有。弟子:《地藏经》里面有?演清:佛陀化作河池泉井,花草树木,不就是让我们把每一个人,甚至每一物件都当作佛吗?师父:演峰讲的是对的。独独特别强调的,真正列出专题的,讲视师如佛的,就这个经典。你...

圆Z菩萨分享"修行就是堵漏"及点评(六)

6、学法总是想弄明白了再去做,这也是一种漏。必须无条件地接受和照做。看不明白的暂时放下来,把明白的做到位就好。【师语:明白的最容易做到,做到了即得大功德利益,这是修行的重点次序。 大家首先关心的是那些不明白的,结果被“不明白”捉走了,弄清不明白成为了优先次序。这个“不明白”竟然偷偷占据了你的心,岂非可怜可悲哉!由此可见:视师如佛,依教奉行,何等重要。依教奉行自然能够在行持之中,达到明明了了的层次境界,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光明盛现,何等奇妙。】 7、学法蜻蜓点水,少得即安,不能做到反复深入细致认真地去实证师父的法。以为知道了就...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8)——女众修行要近善知识 常与善师从事

所以我就讲,女众啊,成就真的很难、非常难,女众成就非常难。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当时,开始就不想收女众,阿难尊者死求活求,最后不是开了这个口。结果说,为了这个原因我这个正法早灭五百年,后来因为迦叶尊者苦行,戒律精严的缘故,所以这个正法又延续五百年,这么来的。所以女众如果不依止于比丘僧,尤其是般舟三昧呀,你想成就……不过有的时候女众就是这样子。真正成就般舟三昧的人,自己过不了色魔这一关吗,弃不了爱欲吗?是不是?这时候跟你们女人打交道有什么?只是粘着自己,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但是要成就女众也不得不这样子,是不是?你这个提的问题对,但是你必...

圆Z菩萨分享"修行就是堵漏"及点评(五)

4、学法贪多,除了师父的法外,还想看和学其他人讲的各种法和内容。或者是排斥和瞧不起别的法门。这都属于漏。会引发很多插曲,会让自己绕弯。【师语:一师定,一信一法一行;多师定,多信多法多途,必然疑惑重重,夹杂多多。以决定心思法行法,是定心定法,简单直接安住,功德圆满,处处时时光明遍满。以疑惑心思法,以夹杂心行法,皆是败笔中的败笔,愚痴中的愚痴,永远不见光明。】 5、学法时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能做到视众生如佛,不能做到随喜赞叹他人,不能发现和受用他人的优点也是一种漏。是自己贡高我慢和爱挑他人毛病的习气使然,跟佛菩萨的做法和心地不相...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7)——共修和独修

弟子:师父,这个里面好像有一句话,就是说比丘应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独自修行。师父:是,没错。弟子:那我们这样共修好呢还是独自修好呢?师父:共修是一个暂时的情况。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师父在传这个法门,搞般舟法会。搞般舟法会呢,法会里边可以是男众女众在一起共修,而且共修的话,有很多……这里边讲大乘小乘的概念一样的,释迦牟尼佛整个讲的法,基本上来讲,很多法偏小乘的路线多一点。这个地方也一样,偏小乘的多一点。按道理来讲这个修行,到最后还是自己的事,应该是清净独处,止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这心地呀。但是这个“独一处”就讲,你要经历了大众共修的...

圆Z菩萨分享"修行就是堵漏"及点评(四)

二、学法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细漏 1、对师父的法还有疑惑、选择、分别、执着、贪著等等也是一种漏。师父说过,前期要先执起来,之后就要开始超越。后期如果不能做到超越也是一种漏。【师语:师不决定,法不决定,信不决定是根本之漏,没有不漏。】 2、认为一句佛号念到底,不需要学法。【师语:必须深入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法,才能将佛号真正深入念到底。】这其实也是一种漏。这种想法其实就是没有做到视师如佛、依教奉行,没有落实师父要求我们深入学法的要求。法理不通达不圆融,遇事很难圆融处理,尤其是境界相更难过关。 3、不想跟随大众一起...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6)——偈子

【如我所说悉受持,常独处止行功德。】你们看书,看到我说的跟着念啊。【如我所说悉受持。】我所说的任何一样东西你都受持了,受持的都非常好。“常独处止行功德。”常独处,常常独自在一个地方行功德。【自守节度不聚会。】自己给自己守好,不要去聚会。【常行乞食不受请。】就是说乞食也是个修行。演清:我一直想去,没有勇气。师父:没有勇气啊。演清:我记得我那衣服都准备好了,没有勇气去。师父:“如我所说悉受持,常独处止行功德。”独行,行功德,功德是行出来的。“自守节度不聚会”,自己一定要约束自己,我们很多时候不是自守节度啊,是自没节度啊,自守节度也是修行方...

《佛说般舟三昧经》学讲记7 四辈品第五(6)——偈子

【如我所说悉受持,常独处止行功德。】 你们看书,看到我说的跟着念啊。 【如我所说悉受持。】 我所说的任何一样东西你都受持了,受持的都非常好。 “常独处止行功德。” 常独处,常常独自在一个地方行功德。 【自守节度不聚会。】 自己给自己守好,不要去聚会。 【常行乞食不受请。】 就是说乞食也是个修行。 演清:我一直想去,没有勇气。 师父:没有勇气啊。 演清:我记得我那衣服都准备好了,没有勇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