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14)——积功累德第八(07)——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庄严众行 观法如化

“无有虚伪谄曲之心。”“谄曲之心”,自己问问自己(有没有)。有“谄曲之心”,自己的能量场就不顺,就和大能量场不能和谐。直心是道场,为什么要直心啊?有自私自利,有欲有求,就有“谄曲之心”;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我相,没有我的面子,没有我的名利之心,那就没有谄曲。“庄严众行,轨范具足。”所有的行持都到位,都庄严,所有的修行都到位,都庄严。像刚才讲的“奉事师长”啊,慈忍之心啊,“和颜爱语”啊,“行寂静行”“植众德本”啊,“少欲知足”啊,“不计众苦”啊,不起想不著尘啊,等等等等,所有这些众行啊,都要行持到非常庄严,无尽庄严的程度。“轨范具足”啊,...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13)——积功累德第八(06)

“专求白法,惠利群生。”“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就按照我们刚才讲的,“寂静行”啊,“植众德本”啊,“不计众苦”哪,“少欲知足”哪,乐佛,忆佛,念佛,不起想,不著尘,这都是白法;“发广大愿,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一心系念阿弥陀佛,不管它只管念,都是白法。一切的白法对我们来讲,归纳为六个字,“不管它只管念”。“惠利群生”,念佛啊,不为自己念,为大家念。今天晚上你们念佛就为大家念,好不好?(众:好。)为周围的人念,为光临坛场的一切菩萨,一切众生,一切有缘大德,一切天人,一切诸神,一切天龙八部来念,为一切众生来念,为虚空法界来念。这个念得美不美...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12)——积功累德第八(05)——依真谛门 植众德本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依真谛门,植众德本”啊。刚才讲了“积植德行”,“积功累德”。“积功累德”是个表面的东西,我们讲:“功德、功德,要功德,把功德积起来、攒起来。”肤浅,粗浅,粗劣一点。“积植德行”,这有个“植”的意思,种植,深植,植根的意思,我们这个功德要把它再提升层次。那么这个“积植德行”,还是一个局部的,表层的,或者中层的,还不是深层的。“植众德本”,众德,何为众德?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是为众德,是为根本之德。无处不想成就众生,一切供养众生,一切成就众生,是为众德之本。娑婆世界是众生成就,极乐世界是众成...

植众德本

“植众德本”,众德,何为众德?四十八愿,愿愿为众生,是为众德,是为根本之德。无处不想成就众生,一切供养众生,一切成就众生,是为众德之本。娑婆世界是众生成就,极乐世界是众成就,是大家一心念佛的众成就。我们植众德本,就是说我们的心地啊,要把众德之本给它种植、深植于我们的心田;深植在成就大众的过程当中,深植在成就大众当中;深植在我们的每一步、每一声,每一句名号当中;深植在我们的每一念,念念之中。摘自《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

如何听课 与师父互动 得加持力

修行过程当中,阿弥陀佛管不管你啊?(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管?(众:管!)你看,大家要学会“精勤求索,恭慎保持”。念回向文的时候,都要有般舟的精神,“愿以此功德”,心要住在里边,(不要)“愿以此功德”,没心没肺。是吧?问你们问题也一样,要回答,“有没有?”“有!”自己的心都在里边,是不是啊?(众:是。)得加持力,还破昏沉,还集中精神。是不是啊?(众:是。)(不然)在这听着听着都听睡着了。就要用般舟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折不扣,都至细,至诚,至真,用这种劲头来做事,来说话,来培养自己每...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11)——积功累德第八(04)——忆佛念佛做佛事 佛的心是寂静行

“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忆佛,念佛,赞佛,把佛的功德全部拿来,把佛的善根全部拿来。“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你看,起想著尘,是不是凡夫啊?做的是凡事,受的是业报。忆佛念佛,做的是佛事,积累的是到极乐世界的果报,转换的是业力,积累的是善根,所以这个忆佛念佛何其重要。如果你不忆佛不念佛,你必然起想,必然著尘,必然做尽凡事,当尽凡夫。正的面叫你不起想不著尘,这个就是说,告诉你不要做这件事,做什么事呢?“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念佛忆佛。“行寂静行,远离虚妄。”“行寂静行,远离虚妄。”我们人都往热闹的地方凑,不是“行寂静行...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10)——积功累德第八(03)——不起想 不著尘

“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起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著尘,“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不起想,《佛说般舟三昧经》上讲:“立一念,断诸想,勿起想,有与无。”你看阿弥陀佛啊,修到了不起想、不著尘,这就是修行啊。阿弥陀佛的慈悲体现在哪里?不让我们去练这个不起想、不著尘,因为对我们来讲太难了。叫你去练这个不管它只管念,叫你去练深信阿弥陀佛,具足信心,“常立大信”,广大、圆满、深刻、微细之信。坚信,坚信你这个修行过程出现任何状况,都是阿弥陀佛的加持,不起想。修行过程当中,阿弥陀佛管不管你啊?(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

如何练习不起想 不著尘—坚信阿弥陀佛

“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起想。“不著色声香味触法。”不著尘,“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不起想,《佛说般舟三昧经》上讲:“立一念,断诸想,勿起想,有与无。”你看阿弥陀佛啊,修到了不起想、不著尘,这就是修行啊。阿弥陀佛的慈悲体现在哪里?不让我们去练这个不起想、不著尘,因为对我们来讲太难了。叫你去练这个不管它只管念,叫你去练深信阿弥陀佛,具足信心,“常立大信”,广大、圆满、深刻、微细之信。坚信,坚信你这个修行过程出现任何状况,都是阿弥陀佛的加持,不起想。修行过程当中,阿弥陀佛管不管你啊?(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管?(众:管。)管不...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9)——积功累德第八(02)——于无量劫 积植德行

“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那这些如何开廓,如何广大,如何“超胜独妙”,你们自己善思惟之。我们这里先不讲,以后我们再来体会他的“超胜独妙”,“开廓广大”。此娑婆世界六道轮回,一个特点是诸行无常,无常才是常。极乐世界呢,“建立常然,无衰无变”,是真常。你看啊,他发愿之后,“一向专志庄严妙土。”“于无量劫,积植德行。”时间,修了多长时间啊?“无量劫”。“无量劫”干啥呢?积植,积是积累,植,种植,栽种子,栽小树,植,积植。植什么?德行,德行啊,积植功德,“积植德行”。还不是积植,积功累德,是把这个功德的种子积累起来...

阿弥陀佛在不在你心里边

 你们说心强还是业强啊?(众:心强。)“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的心是不是无上的摩尼宝珠啊?(众:是。)汝心是佛,汝心作佛,汝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汝心。对不对啊?(众:对。)别老当凡夫心啊。阿弥陀佛虽然不挑你的毛病,你也要有羞啊,是不是啊?(众:是。)阿弥陀佛住在你心里边,你老忘记他老人家,羞不羞啊?(众:羞。)真的羞欸。阿弥陀佛到底在不在你心里边?(众:在。)为什么不显现呢?因为你迷了,因为你的心不想阿弥陀佛,所以他就不显现。对不对?(众:对。)那我问你,你想的时候他现了没有啊?(众:现了。)真的现了吗?(众:...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8)——积功累德第八(01)——勇猛精进 一向专志庄严妙土

积功累德第八“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发愿了。“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看啊,前边那一课呢,讲“至心精进”。讲“至心精进”,精进的是什么呢?是你的心精进。“勇猛精进”是“至心精进”的相,至心是里边的内涵。上品上生,阿弥陀佛来接我们的时候会说,“汝勇猛精进故,我来接你”,讲“勇猛精进”。这地方就讲呢,“勇猛精进”啊,不单纯是一个态度,“勇猛精进”要“积功累德”,“积功累德”要到“圆满成就”(的程度)。<积功累德第八>,你看,37页,&l...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7)——至心精进第五(11)——学习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

好,我们来往下学习啊。阿弥陀佛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策划思惟,反复地修习,修行,复习,学习。“即摄受已。”修习到什么程度呢?能够摄受一切佛果,能够超越一切佛刹,“结得大愿”。这个时候再次来请教师父。“复诣世自在王如来所。”这个时候法藏比丘啊,有功夫没有啊?(众:有。)“有”,一说功夫就来劲了。有功夫了,经历了这么漫长时间的修行。“稽首礼足,绕佛三匝,合掌而住。”稽首,表的是什么法呢?低头三昧,低调三昧,把头低下来。问问我们自己啊,头肯不肯低呀?不肯啊?(众:肯。)肯啊?那我就看着你低头不低头啊。“稽首礼足”,“礼足”表明回归真实,...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6)——至心精进第五(10)——法藏比丘是我们修行的好榜样 清净庄严在哪里

那么时间呢,你们的时空观就拓展了。我们的时空观不要拘泥多少天、多少年、多少劫。在虚空法界里啊,这个东西都是小儿科。最为难得的是,你当下的一念修行,当下一天的修行,代表了你多少多少劫的修行。尤其是你这一世勤苦的修行能够到达极乐世界,意味着什么?我过去给大家讲过一个偈子,“一世勤苦超十大劫,永离娑婆归净土”啊。给大家算这个账啊,你这一辈子的修行,三十年也好,五十年也好,八十年也好,三十天也好,就能超越你已经开始的,长达十大劫,一百三十四亿年的修行的时间。把一百三十四亿年修行没有完成的事,在这一辈子完成了。所以当下的一秒,当下的佛号一声,比...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5)——至心精进第五(9)—— 极乐世界的过去

说到这个劫数啊,我们今天再给大家稍微展开一下。大家一直以为啊,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成就的国土庄严,今天给大家揭露一个秘密,我们来看一段啊。好,这里来了啊。这个《悲华经》啊,讲阿弥陀佛前世,法藏比丘再前边,他是一个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呢,贤劫千佛,大家都知道贤(劫),为什么叫贤劫呢?因为这一劫啊,会成就一千尊佛,是谓贤劫,这一劫。那么这一劫要成就一千尊佛,这一千名菩萨呢,当时在《悲华经》里发愿,那么阿弥陀佛呢,也是在这个里边发愿。那么我们今天告诉大家,你就体会其中的时间概念啊,为什么说极乐国土是一切诸佛之所共同成就?是不是你们成就啊...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4)——至心精进第五(8)——破时间相 把分分秒秒的修行与劫数挂上钩

所以我们要知道啊,这些就是来破我们时间相的。我们要把我们的时间相、思惟相啊,拓展到几大劫、几大劫,无量寿、无量寿,这样去想。我们要深深地知道,你们的每一秒钟都代表若干大劫,若干大劫。是不是啊?不敢吭声。(众:是。)你每一秒钟的精进,每一秒钟的庄严,就成就你若干大劫的修行,是不是这样?(众:是。)有没有啊?(众:有。)要有这个时间相啊,你就宝贵当前的时间了,没有比这更深刻的了。我以前给大家算过账,你多念一声佛号,最少将来能多一尊化佛,一尊菩萨,一位天人,一位声闻大众来接引你。你要往上品上生的列车上靠,靠上去就有无量化佛,无量菩萨,无量声...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3)至心精进第五(7)法藏比丘如何用功 精勤求索 恭慎保持 修习功德 满足五劫

“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这个时候啊,法藏比丘怎么用功呢?先是详细调查,深入观察,微细思考,融会贯通。之后呢,“便一其心”,一心,“选择所欲”,发四十八大愿。发愿之后,“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习功德,满足五劫。”把自己的愿力,和二百一十亿佛刹的“清净庄严”,“广大圆满”,完全地融会贯通在一起。到什么程度呢?下边讲:“于彼二十一俱胝佛土,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把这二百一十亿佛刹能够明了通达到一个佛刹,融会贯通(到)一个佛刹的程度。就像我们人呢,熟悉自己的鼻子、眼睛、手和脚一样,没有一处不熟悉,没有一处不清...

201602072019《无量寿经》讲记(三)(2)——至心精进第五(6)——悉现与之 便一其心 选择所欲 结得大愿

好,请打开经本。各位大德,各位比丘,各位居士大德,敬请打开经本第19页。我们上堂课共同学习到:“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功德严净、广大圆满之相,应其心愿悉现与之。”“世间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愿深广,即为宣说”,是应法藏比丘的心愿,应机说法。我们得不得法,问自己有没有求法。我们问自己的心,佛的心应我们的心而现,在这儿世间自在王佛的心,应法藏比丘的心愿而现。怎样现呢?“悉现”。“悉”,表示皆,都。所有都现给他,通通都现给他,通通透透,明明亮亮,明明了了,绝无隐瞒,绝无遗漏,“悉现与之”。这是因为法藏比丘...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8)——至心精进第五(5)

好,那么:“法藏白言。”法藏就向自在王如来报告说:“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我知道什么事都得我自己来,但是我也知道这里边深的东西太多了,问题太多了,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斯义宏深,非我境界。”我有这样的愿是不错,但要成就这样的愿,前边很远很远,很深很深,很多很多啊,怎么办哪?这一切都离不开如来的指导啊。“惟愿如来应正遍知,广演诸佛无量妙刹。若我得闻,如是等法,思惟修习,誓满所愿。”说我想超越一切诸佛之妙刹,建立极乐国土,但是我现在都不知道一切诸佛之妙刹,妙在何处,深在何处,长短在何处,我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我怎么办呢?那我要超越一切诸...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7)——至心精进第五(4)-汝自思惟 汝自当知 汝应自摄

当年我第一次,就是刚开始行般舟的时候,面对苦痛,我总结了一个法则:不怕苦,怕不苦,不赖账,还账,不管它,只管念,不照顾感受,不照顾身体,只照顾佛号。当年有一位闭关的老法师,在三楼闭关房闭关,他曾经修般舟三昧,我从这位老人家那里得闻般舟三昧,开始修行。当时我的关房在二楼,老人家的关房在三楼,他在三楼的这个角,我在二楼的那个角,对角,但是房子不大,加起来的房子也就是六七间房子这么远。我入关的时候,老人家会念佛号,因为恭敬故,所以佛号对我有非常强大的加持力。后来有因缘,我就上这个老人家的关房的前面,有机会向他请教问题,我就汇报刚才讲的一些心...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6)——至心精进第五(4)-汝自思惟 汝自当知 汝应自摄 心性要实 不纠结

“汝自思惟。”但是呢,怎么成就呢?我给你讲再多,给你看再多,给你策划再多,开示再多,一切还需要有个前提。什么前提呢?“汝自思惟”。你要自己独立去思惟,要真正地进入角色,“自思惟”。“修何方便,而能成就佛刹庄严。”我给你讲再多,告诉你再多修行的方法,还要靠你自己思惟,自己把握火候,自己去测知,汝当自知。“汝应自摄”,自己去总结,自强不息,自己去完成,最终要落实到你自己身上啊。我们这些常随众,这些出家众,到今天为止,应该说我们这一个法脉,讲的法是非常的多,甚至可以用两个字加引号,“空前”,天天在讲,一有空就讲。可以讲啊,讲的法空前,我们一...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5)——至心精进第五(3)-至心求道 精进不止 会当克果

有一位莹珂法师,犯了五逆十恶的重罪,要堕阿鼻地狱。他知道自己呀,必定要堕地狱了,不行了,所以呢他就没有办法,一心求念佛,结果把佛给念来了。念来了之后呢,阿弥陀佛就慈悲啊,告诉他说,你还有十年的寿命,你活够了十年我再来接你到极乐世界。莹珂法师有智慧啊,他说你赶紧把我接走吧,这十年我不知道又造多少业,管不住自个儿,你赶紧把我接走算了,我在娑婆世界活够了,不想待了。阿弥陀佛慈悲,说你如果这样的话,你不要你的寿命了,可以,三天之后我来接你。这是《净土圣贤录》里边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他也没念多长时间哪。...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4)——至心精进第五(2)-大海斗量 经历劫数尚可穷底

“世间自在王佛。” 世间自在王佛啊, “即为法藏而说经言。” 世间自在王佛就开始,就给他讲法了。知道他的心,因为佛嘛,当然知道一切了,他的内在都知道了,不需要言语也知道,所以这个时候就给他说了。 “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尚可穷底。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3)——至心精进第五(1)-发悉令如佛的心

至心精进第五 “法藏比丘说此偈已。” 说到这个偈子之后。 “而白佛言:我今为菩萨道。已发无上正觉之心。取愿作佛。悉令如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法。我当奉持。” 说我今天听了佛的教导之后,我把国家和王位都捐了,都放弃了,来“修菩萨道”。在菩萨道,我勇猛精进,“信解明记,悉皆第一”。我同时发了“无上正觉之心”,愿意作佛了。...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2)——法藏因地第四(2)

这个时候: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 这个时候: “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见了佛以后啊,首先赞佛,“发广大愿”,说: “如来微妙色端严” “如来微妙色端严”,赞叹如来的微妙,赞叹如来的庄严,赞叹如来的色相。 “一切世间无有等” 以如来之相来衬托,是一个相上的示现。 “如来微妙色端严”,一个相上的示现,超越世间的一切,让世间“生希有心”,生欢喜心,生这个求教的心,“一切世间无有等”。 “光明无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匿曜”...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1)——法藏因地第四(1)

那么先讲<法藏因地第四>。这个因地很重要啊。我们要学这部《无量寿经》的一个重点,就是围绕阿弥陀佛展开的,正说和反说,正说是讲阿弥陀佛的因地是如何修行的,阿弥陀佛的发愿,构建极乐世界是如何进行的,发愿之后如何积功累德,如何成就极乐世界的,成就极乐世界之后,极乐世界里边的景象是怎样的景象,依正庄严,就讲这个,这是正说。反说是什么?就讲娑婆世界怎样乱的,怎样浊的,怎样恶的,五痛、五恶、五烧,那就是反说。反面,就背面去看,以娑婆世界之苦,来衬托极乐世界之乐,实际上这部经就是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其中一个重点,我们要学习法藏菩萨。法藏菩...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10)——大教缘起第三

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三品。 大教缘起第三 进入主题了啊。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 这时候呢,释迦牟尼佛(在)大众集会以后啊,显得非常的与众不同,与平时不同。不同在哪里呢?主要是一个光明相的不同。光明相不同到何种程度呢?今天的光明和往常不同。 “威光赫奕。”是大威德光,大威德光。“威光赫奕”,赫奕到什么程度呢?“如融金聚”,就像金子融化了,闪闪发光,光明无量。世尊整个是一个光明相。“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就像金子完全融化了,金光从里到外,炙热,炽热,全部显现出金光,内在的,外在的,深刻的,“如融金聚”。...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9)——诸大菩萨一时来集 念佛是共修成就

“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 这个佛经啊,字字都是珍宝,都可以讲开很多很多的东西。如果逐字逐句去展开的话,最后我们很容易进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我们的主题就都忘记了,只在个别的树上转圈圈,容易产生这样的情况。那么佛法佛经,确实拥有无量的宝藏,所以在此呢,我们对一些先概括地学习,以后再逐渐深入。...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8)——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于一切万物 随意自在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这些菩萨呢,乘愿再来的大菩萨,示现同彼、广度众生的大菩萨,“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心,他的心呢,常常,谛,真谛,实谛,真实,安住在度世之道上,度化一切众生,心常在依法而行,如法而住,住在这个度世之道上。...

201602061540《无量寿经》讲记(二)(7)——修行般舟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 得一切陀罗尼门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在三摩地,也就是三昧,也就是甚深修行的高级的一种状态,方便说啊。那么无生无灭是比较根本的、特别高端的修行的状态,“无生无灭”,无生法忍。般舟,我们的目标是现身见佛,当生成就,得佛授记,得无生法忍。...

念佛是干什么的?把佛念到跟前

般舟念佛,或者说念佛,念佛是干什么的?把佛念到跟前。只要你念佛,佛就在你跟前,没有另外一个跟前,没有一个物理的跟前。哦,念到一个阿弥陀佛长的给你模样差不多,有血有肉的一个阿弥陀佛站在你跟前,不是这样的。念佛是把佛性,是把佛的心,是把佛的通,念到我们跟前,来加持我们,摄受我们,成就我们,这叫念佛。那么这个佛到了我们跟前以后,我们如染香人,身有余香,常念佛,常跟佛在一起,那么佛的知见就能慢慢入我们的心,就能破我们的“魔见网”。它是一个熏修的,慢慢地熏修,必然地熏修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