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重点讲了,“自见其影耳。影不从中出,亦不从外入。欲处色处无色处,是三处意所作耳。心有想为痴心,无想是涅槃。”
行品第二大概说了说。现在我们来讲四事品第三。偈子不讲了,以后有机缘再讲。说:
【菩萨有四事法。疾逮得是三昧。】
能够迅速地得到般舟三昧。
【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
叫什么呀?不坏信心。不坏信心者有三,哪三呢?不坏对法的信心,不坏对师父的信心,不坏对自己的信心。
“所信无有能坏者”,如果说你这个信心,风一吹,草一动,别人一讲,或者自己一嘀咕,就变了,你这个信就不能起妙用,更不能起大用,叫“所信无有能坏者”。所以般舟首先是一个信心成就。什么样的信心成就呢?对法的信心的成就。
弟子:有动摇了,怎么办?
师父:有动摇了?
弟子:动摇了,一起念,(怎么办?)
师父:是这样子啊,决定的信心就是决定的成就,疑惑的信心就是疑惑的成就,局部的信心就是局部的成就。
“所信无有能坏者”,就是说你要训练自己的信,要学会信般舟,学会信法,学会信师父,学会信自己。要有这种决定的信心,要能经受住任何的考验。如果经受不住考验,那就不行,那就离三昧就远,就不能疾得是三昧。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
【二者精进无有能退者。】
就是精进成就啊,精进就不退,就是不坏信心,不退精进。 “精进无有能退者”,你们想想看,你们的精进有多少能退的呢?演清,把头低下去了。“精进无有能退者”,苦来了,退掉了;痛来了,退掉了;困来了,退掉了;闲言碎语来了,退掉了。然后呢,还有啥能退的呢?饿了,退掉了;冷了,退掉了,种种。“精进要无有能退者”,境界相现前来了,退掉了。
【三者智慧无有能及者。】
智慧成就,“智慧无有能及者”。这种智慧体现在哪里的智慧呢?所信的智慧,精进的智慧。信的智慧,信就是智慧啊。信得、信得,信即得,有信才得,没信不得,大信大得,小信小得,彻信彻得,疑信就疑得,坏信就坏得。
弟子:坏信还得?
师父:坏信啊,坏信就坏得,坏了信心就得到坏得。
“智慧无有能及者”,这个智慧是指信的智慧。哎呀,你们大家经常会问:“你信般舟吗?”“我信般舟,肯定信的呀。”你信般舟你为什么走不下去呢?走不下去说明你还没信,不是真信。是不是啊?一个信心。还要学会精进,精进的智慧,要不坐不卧,其实说白了就是一种精进啊,勇猛精进啊。
【四者常与善师从事。是为四。】
那么这里我问一句啊,这个第一个结构讲四事法:先讲信心成就,再讲精进成就,再讲智慧成就,再讲善师成就。善师的成就和信心、精进、智慧是平等的,并列的。只有般舟三昧里边才提出来要“常与善师从事”,要视师如佛。关于修自己和师父的关系问题,修自己和在师父上的修,这个在般舟里边非常独特。下边会讲到。这个里边非常的微妙,非常的微细,非常的不好讲,但这个确实非常非常的重要。说白了,一切的方面都归结为这四个方面:所信无有能坏,精进无有能退,智慧无有能及,常与善师从事。
那么我们来检讨一下自己的信心,检讨一下自己的精进,检讨一下自己常与善师从事,智慧这个不好讲,就这三个方面,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可以找到自已的差距啊。我看《佛说般舟三昧经》,第一句话,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一个是不坏信心,一个是不破精进,一个是近善知识,近善知识。智慧无有能及者,这好像是个虚的一样的,看不见摸不着。如果说怎么样修般舟三昧,你就从这四个方面来修,或者我们现在来看,就从这三个方面来修。从信方面来修,那你过一段时间就总结一下:你的信心坏掉没有?别人的信心坏掉没有?你的信心是咋坏的?别人的信心是咋坏的?然后应该怎么样确立自己的信?应该怎么样坚固自己的信心?
第二句话你就检讨自己的精进,检讨自己的精进啊:精进退了没有?为什么会退?别人的精进退了没有?为什么会不退?精进不退的标准是什么?不断地检讨自己的精进,不断地促进自己的精进,不断地总结怎样不破精进,这就是智慧。“常与善师从事。”为什么要常与善师从事呢?这个重要性体现在哪呢?“常与善师从事。”这也不好讲,讲多了也不好。是为四。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