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201602011602《无量寿经》学讲记A
今天呢,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只能是学习啊。现在讲法的大德都非常多,讲得都非常精彩。那么我们呢,来给大家共同学习这部经文。
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是怎样把我们自己跟阿弥陀佛挂上钩,直通车。因为呢,我们念佛念了半天,我们不懂阿弥陀佛的心地。说“是心是佛,即心即佛”,那么这个心到底是什么心呢?这部经文能让我们非常清晰明白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行持,以及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正庄严和娑婆世界的种种五痛、五恶、五烧。就是这部经典让我们认识阿弥陀佛的心,认识极乐世界,认识娑婆世界,通过这样一个认知来确立我们的信和愿。
这部经典呢,号称是中本的《华严经》。《华严经》呢,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之中,号称“经中之王”。说不读《华严经》啊,不知佛家的富贵。《华严经》呢,可以说是经中之王,《华严经》写得非常详细,那是太精彩了。可是华严呢,导归极乐,最后普贤菩萨导归极乐,导归到极乐世界。所有华严世界的菩萨,最终的目标是要到极乐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这个《无量寿经》所讲的极乐世界为依归。
那《无量寿经》现在流行的主要有五种译本,那么夏莲居老居士会集的这部,这部五本经典的会集本,这个社会上争议很大。说你们知不知道佛经一个字都不能改啊?(众:知道。)知不知道啊?(众:知道!)都知道,是不是啊?(众:嗯。)那夏莲居老居士懂不懂啊?(众:懂。)他懂,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来会集这本经典,是不是有病啊?(众:不是。)是不是啊?我们不要把别人作凡夫讲。
黄念祖老居士看了一百多本书,为这部经典作了注解。夏莲老呢,用了几年的时间,可以说这里边的经文没有一字不出自五种原译本,没有一字不出自五种原译本,都是五种原译本里边的话。也可以讲,没有夏莲居老居士的一句话在里边,就完全是这五种原译本的原文。那么黄念祖老居士呢,作了一个注解,也可以说是用一百多部经典来为这部经典作了注解,也可以说几乎没有自己的话,是用一百多部经典原著来注解这部经典。那么这部经典呢,是非常殊胜的一部经典。你们想,黄念祖老居士何许人呢?老法师何许人呢?都知道,说佛经一字一句不能改,他们去大力推举、大力宣扬,后边有没有深意啊?(众:有。)所以我们要抱着特别恭敬的心、特别虔诚的心、特别感恩的心、特别祈请的心,来学习这部经典。当然,这部会集本,它这个文字也是会集,《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不是任何一个经典的文字。那么简单提这么一句。
再简单提一句,说《无量寿经》呢,是中本的《华严经》,那《华严经》就是大本的《华严经》。《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佛说阿弥陀经》呢,是小本的《华严经》。因为末法的时代,包括华严经典的各大菩萨,他的未来的都是以极乐世界为依归,所以讲这部经典非常殊胜。这些殊胜的言辞呢,我们很多大德讲得非常清晰明白。我们这儿学习这部经典的主题思想,我们是学习阿弥陀佛的心,学习阿弥陀佛的愿,学习极乐世界,以及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学习娑婆世界何等五恶、五痛、五烧,让我们正确地认识此世界,认识彼世界。在阿弥陀佛的心地上,在阿弥陀佛的殊胜愿力上,来建立我们的信愿,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我们来看啊,这个现在现存的有五种译本。
第一种是《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是这个后汉的时候译本。
第二部是《佛说诸佛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这是吴支谦译的啊。
还有一本叫《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的。那么曹魏康僧铠这个译本呢,是讲解得最多的,大家最公认的一个译本。这个语言华美,结构严谨,等等。但这部经典呢,我特意观察了一下,不是说这部经典不好啊,这部经典非常好,这部经典大概有两万一千多字啊。而这部会集本呢,总共是两万零四百零四个字,比这个康僧铠这个本还少了几百字,甚至千把字。
还有一本呢,是唐朝的,叫《无量寿如来会》。
还有宋朝,《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总共是这五个译本,就是了解一下行了。先我们来诵啊。
法会圣众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就是来的人啊,我们简单地来看一下这前面一段,我们主题不在这儿啊。那么来的人有大比丘众一万两千人,这些一万两千人的比丘众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呢?都是大圣级别的水平,都是“神通已达”。
“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这个贤劫啊,要有千佛出世,这就是说后边这一切菩萨,贤劫中的一切菩萨都来这儿集会。将来呢,贤劫中一切菩萨成佛的时候都要宣讲这部《无量寿经》。
德遵普贤第二
好,这有意思了啊。
“又贤护等十六正士”
就是贤护菩萨啊。那么在《无量寿经》里边呢,讲是贤护十六正士,表达方式不一样。在《佛说般舟三昧经》里面讲,贤护八大菩萨。那么十六正士,贤护之外,这里边呢全是意译,般舟三昧里面呢,全是音译。这贤护菩萨之外的十五个菩萨,有
“所谓善思惟菩萨、慧辩才菩萨、观无住菩萨、神通华菩萨、光英菩萨、宝幢菩萨、智上菩萨、寂根菩萨、信慧菩萨、愿慧菩萨、香象菩萨、宝英菩萨、中住菩萨、制行菩萨、解脱菩萨,而为上首。”
这十六位正士的名字表的都是法。首先是贤护,那么贤护菩萨呢,我们在贤护菩萨所问经(指《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里边介绍了贤护菩萨的为首的这个八大菩萨,他们的发愿,他们的因地修行。那么我们今天来看这十五位菩萨的名字啊,都有法在里边。
“善思惟”,善思惟,就说这个修行啊,要善思惟。阿弥陀佛呢,会加持我们善思惟,我们一切烦恼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娑婆世界而建立的种种的知见。我们不善思惟,因此知见故,而有了种种无明,还以为是光明,实际上是种种无明。
那么这种种无明,那么你比如说,我们这次通过忏悔法会,大家就通过善思惟,深深地体会到了安住浊恶的重要性。安住浊恶重不重要?(众:重要。)那以前我们没有这样的知见,没有这样的善思惟,总觉得我们要逃离浊恶世界,总觉得要逃离这个东西,没有讲要安住这个东西,在这里边安住,都是这个提法不一样啊。那么通过善思惟,我们就知道要能安住在五浊恶世当中,才能到达极乐世界。因为如果我们不安住,首先我们就被这个浊恶之世所淹没。你不安住浊、不安住恶,这个浊恶呢,就能把你淹没,你就上套了。
那么你们再善思惟,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善思惟什么呢?你们的情绪。我们是不是每天都活在情绪的世界里边啊?(众:是。)那你善思惟,你这情绪带给你多少坏处?你老是发飙,见浪不见海,围着这浪发飙、闹情绪,是不是啊?最后你发现坐在莲花上,坐在莲池海会上,是不是莲池海会啊?(众:是。)最后你发现,你发飙的对象都是诸上善人,是不是诸上善人啊?(众:是。)你看这些人多么的了不起,什么都不要,能够舍命全交,舍生忘我呀。
你们别以为时间还早得很啊。昨天接待了一位菩萨,三十七岁,年龄大不大?(众:不大。)像只鬼。四个月前,白白胖胖的,四个月之后,真的跟鬼一样,得了绝症啊。这是我们身边的人,很可怕的,得了绝症,饭不能吃,水不能喝呀,这人。
还有你们很多人吃零食,小心啊,福报吃完了以后就饭没得吃,水没得喝了,我告诉你。你要善思惟啊,能吃多少能喝多少是不是你的福报啊?(众:是。)吃完了还有没有啊?就没了,就真的没有了。要善思惟这个饮食的问题,不要无限制的。哎哟,少欲知足,你们好好体会其中的妙味,其妙无穷啊。
因为什么呢?我说句老实话,我发现我以前是非常贪的一个人,吃什么东西都很贪。这块我最近在实践这个少欲知足,现在不是少欲知足,其实你能做到没欲就足,看到这个东西就不想吃。说爱吃吧?爱吃。那爱吃呢,那为什么不想吃呢?因为觉得现在不需要,珍惜福报。所以比如说每天吃饭,上来好多菜,你们看到菜高兴,我看到菜不高兴。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菜都是我的福报换来的。是不是啊?我又不想吃,这福报又给别人吃,这方便说啊。其实一顿饭呢,就是一碗粥,几口菜而已啊。可是呢,大家照顾我,种种因缘嘛,所以都是用福报来换的。你要善思惟啊。
那么你再善思惟,这次通过忏悔法会啊,都是重大的根儿。你们再思惟一下,父母是根儿,家庭是根儿,但这个根儿呢,我们要维护它、和谐它,但是不是随波逐流。明白这个界限了没有?所以我们要坚定道心,但是不是不管家,不是不管父母。知道了吧?那这又是善思惟。所以我们要善思惟呀,要和谐家庭。但是家庭那是个根儿,要和谐。可是啊,家庭啊,按照释迦牟尼佛的说法,家庭之灾怎么样?甚于牢狱之灾啊。牢狱之灾尚有出期,家庭之灾没有出期。那么我们的根儿在家里边,所以我们要随顺它,要对它尽义务,要和谐它,要正确地理解家庭对我们的关心,但同时要坚定我们的立场,坚定我们的立场。
生死无常啊。昨天看到这位菩萨,哎哟,我的心里边,不是我心里边阴森森的,是感受到,真的是这个拔拔凉啊。然后看到这两位,就是这位菩萨的两位的家属,一看,一个个都像被地狱世界的霜打了一样,脸上一点儿气色都没有。我说你们两位菩萨怎么啦?我说没病也要让你们吓出毛病来了,幸亏我心脏比较坚强。哦哟,那个地方真是一个死亡的气场,才三十七岁。生死无常啊,你们还在这儿玩儿,还不着急,是不是啊?(众:着急。)在这儿,我看超过三十七岁的应该占一半以上了,是不是啊?我就想啊,你别以为这个死亡来得很慢,死亡的脚步,那都是导弹,说来就来了。所以我们讲啊,真的要坚固我们的道心。
那么善思惟,我们又善思惟什么呢?你们再想想看,是非。那么经过这一场风波,大家真正明了是非的害处,是非是个关口。这次如果你真有心的话,会把这个是非关过了,从此不再思惟、不再想、不再谈这个是非了。从是非当中解脱出来、解放出来,从五欲六尘当中解脱出来、解放出来,非常重要。是因为我们现在不解放,所以被情绪抓住,被是非抓住,被舆论抓住,被环境抓住,被他人抓住,其实本质上是被自己的知见和习性抓住。所以善思惟在贤护。贤护这个“护”字,护,是主动意,是主动意、主题意。护嘛,护是一个主题,护着一个主题,积极,主动,自觉,达到圣贤的程度,来护持我们的道心,来护持我们的行持,来护持我们积功累德,来护持我们远离娑婆世界,远离浊恶之相,贤护。
那么这个呢,首先要善思惟,般舟是什么?思惟诸佛菩萨现前三昧。如果我们不善思惟,我们的知见就成为我们永久的、绵绵密密的、永不离弃的障碍。我讲了,一切都是念力成就,这个念,念背后是你的知见,知见背后是你的经验,没有你,只有你的知见,只有你的习性。你的知见,你的习性,就是你假想的我,这个只有通过善思惟,我们才能真实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那么包括和师父的关系,你们在和师父的关系上,通过这个忏悔的法会,应该通过善思惟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哪些好处,得到了哪些坏处。最后确立视师如佛,依教奉行,恭敬,感恩,还有这个善承事师啊,等等。
这次呢,也有一位菩萨给你们示现,怎样去深入学法,怎样善承事师。那封信不知道大家手上拿到了没有?
所谓善思惟菩萨,善思惟啊。那么你们仔细地,尤其是通过这次忏悔法会,通过善思惟可以清理自己好多垃圾出来啊。昨天晚上我觉得挺好的,不管什么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上来都忏悔贡高我慢,自以为是。诶?都有资本贡高我慢,都有资本自以为是。那看样子就不是你的专利了,是不是啊?不是专利就不要坚持了啊。善思惟菩萨。
其实这个善思惟,我给你讲啊,这个善思惟太好了。般舟里边,这个经历种种境界相以后,善思惟是特别有意思,般舟一想通了以后啊,一通百通,那太棒了!那般舟化性,般舟改造自我,般舟改变习气,般舟改变心地,那是阿弥陀佛直接加持的结果。哎哟,这念佛太有(意思了)。有没有意思啊?(众:有。)昨天晚上念得是不是特别爽?(众:是。)哎哟!太棒了!
这个念佛,善思惟,一定要善于清理自己的垃圾,我们装的垃圾太多了。其实清理这个垃圾快不快啊?(众:快。)我们老觉得很慢,其实非常快,非常非常快,如果你抓得住念佛的话,那是最快最快。因为阿弥陀佛老人家绝对不偷懒,绝对有办法清理你这些垃圾,不知不觉就把你扫干净了,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啊。
早晨饭,现在吃饭的还有没有啊?(众:有。)你们把我的早餐给我取消了,下一步。一天到晚想吃饭,吃早饭的关,零食的关你过不了,你这个修行啊(不过关),修行要精进才过关,修行不精进就完蛋。个别老人需要照顾的,让他们自己解决,就僧团形成一个气氛。留下来的骨干,我们这一段时间还是以培训、提升骨干为主,所以接下来,要吃早饭的可以,你就别来了,别来精进了。这个念佛真狠下心来,念进去,哎呀,比吃饭棒。是不是啊?(众:是。)一吃饭全中断。善思惟菩萨,善思惟。
接下来是慧辩才菩萨,慧辩才啊,就是智慧了。那么善思惟就要产生我们智慧,出世间的智慧,比如我们刚才讲的安住浊恶,简单念佛,直接念佛,当下念佛,安住念佛。这些在你们耳朵里听得都听烂了,但做得怎么样呢?最后一个忏悔。我就发现,我们大家个个都是专业医师,专家级别的,给自己都能对症开上药方。哎呀,一上来每个人对自己剖析这个深刻啊,自己什么偷懒的心啊,什么什么这个这个等等啊,那些凡夫心啊,都是专家,诊断专家。就是像那个周菩萨讲的,忏悔、改正两张皮,忏完了继续犯,就没有智慧啊。慧辩才菩萨。
观无住菩萨,这个观无住菩萨,如果你不能观无住啊,那个五浊恶世都放不下。五浊恶世,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五欲六尘,要放下,都要观无住才能真正放下来,都要通过善思惟,慧辩才,观无住,真正能把这个世界的东西放下来。我们通过这次忏悔法会和系统地思惟、辨解我们以往的修行的状态,尤其是观察我们在沼泽地里痛苦的状态,我们就发现,我们一定要从五浊恶世、五欲六尘当中解脱出来。如果我们解脱不了,一定被困住,被困住没商量,一定要从这个困局当中出来才能谈得上修行,困局当中出不来,就谈不上修行。困局当中要出来,那首先要突破身见,身见里边首先一条是破除感受。所以般舟第一关,不管感受只管念,苦痛只是其中的一种感受,如果你没有观无住的思想,你这苦痛就当实了,这是讲无住。这慧辩才呢,提升,提升到一个高的,高端,高层次,就观无住。
神通华菩萨,那么我们在行持般舟的过程当中,各种神通感应,各种微妙的神通感应,神通华。那就是说神通感应里边的种种的华丽、种种的庄严、种种的不可思议都会现前,而这是我们一个障碍。我们特别强调,不能求神通,不能染著神通,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不利。我现在教你们的心法,它是一个直接的、简单的、超级的方法,比如说至诚接受,胜不胜过一切神通啊?(众:胜过。)你要是神通了,你就要找了,过去世打了一只野猪,杀了一条狐狸,跟谁有冤仇债恨,你要把前八百年,前八百劫,后八百劫,八万劫都要搞清楚,这神通啊。现在你不用去搞神通,你知道你是业报身,你必须接受,必须无条件接受,必须至诚接受,接受你就解脱,这个方法好不好啊?(众:好!)是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讲啊,所以我讲的这些方法,给大家介绍的这些方法,是超越这个神通的层次,直接达到良好的效果。
你们还记得,有一位大德上来:“师父,我这儿就有一个东西把我卡住,你看看这是一个什么众生,你帮我给他抓走。”他这是从神通的角度想解决问题,是吧?这个不需要。因为呢,假如说,他是一个众生附在这儿,抓走了能不能解决问题啊?(众:不能。)解决不了。因为众生呢,他的怨恨并没有消除,从这儿抓走了,会到别的地方去,今天走了,明天还会来,不解决问题。那么我告诉他,至诚接受。我就问,你现在要往生,念不念佛?能不能不管卡住,只管念佛?卡住了,不用声音念,用心念,行不行?是不是解决问题了?是不是啊?所以我们就讲啊,那么神通华,不叫神通菩萨,神通华菩萨,那么这个就超越神通了。那么再往下啊。
光英菩萨,那么,我们有的菩萨在修行过程当中,会直接地受用一切佛光现前。我问大家,佛光现前没现前啊?(众:现前!)你感受到了没有?(众:感受到了。)没有感受到,是不是啊?感受到了就不这么懈怠,不这么懒惰,不闹情绪了,就没有业障了。其实呢,佛光啊,有一个特殊的功能,佛光普照,佛光现前的时候,一切灾难悉停止,都能停止的,只不过呢,我们大家没有感受,没有感知,不承认,不承认啊。其实呢,光是能量的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发光波,知道吧?你们之间仅仅是语言交流吗?(众:不是。)是不是啊?你看看,我再告诉大家,我们这儿有一位大德,念到他心通的某种层面。这他心通可不得了,然后就搞境界相就严重嘛,他也不是境界相,他就他心通了,你想什么他都知道,他就跟你的想法作战了。你跟他没关系,他不想你。你跟他有关系,你还没有说话呢,他就“你怎么这么恨我?你为什么这么想?”他就跟你吵上架了,跟所有人搞不到一起。后来,搞不到一起以后就来请示我们,这些人就来请示,“某某怎么这样啊?”我们有一位大德就告诉大家说,他是境界相,你不要理他。好嘞,这大德说他是境界相,不要理他。他说过三个人以后,我们这位他心通的大德啊就来了,说这个演Y法师怎么这么坏,叫所有的人不准理他,所有人不准理他,他在底下兴风作浪,让所有人跟我过不去。你看,他这个没有语言的交流,能量在传递。那么我们讲呢,能量传递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光,光之上有光之英,这光英菩萨,所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光的世界。
人呢,最早是从光音天来到地球的,本来我们是光通信,相互之间呢,身上的光都能看得见,直接一看光的形态就可以了。现在的高端通讯都是光通讯,所以光英菩萨。就是说,我们修行啊,不要老局限在感受的、语言的层次。其实,你们相互之间,有的说了,就像周秀兰菩萨讲的,“我忍,我忍”,最后忍无可忍,是吧?话是没有说,事儿是没有做,但心里呢,仇恨的光芒已经四射,所以最后这一天总爆发。
那么,就是说我们要知道啊,那么尤其是通过我们说善思惟,大家知道,你们之间有多远,有多近?现在明白了没有?有没有产生觉悟啊?你们之间是远还是近啊?(众:近。)亲近得不得了。是不是啊?(众:是。)可是打破头啊,亲人跟亲人打破头,就太不值得了。所以通过这个东西,我们应该感受到,噢,原来我们很近、很亲,原来我们应该宽容一切、包容一切,给别人空间。通过这些善思惟,我们才知道原来随喜赞叹才是我们的主题,挑刺、批评、不满是我们的劣根性,是我们的业障,是不是啊?(众:是。)我们天天在业障当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善思惟。那么你要知道,用这个光,光的世界,你就能感受到每一个人的善根,每一个人的心地。你不要光看他的语言,他语言有的时候发神经的,你还当真了。所以这个呢,就是光英菩萨,就告诉我们这个光的层面,光的层次。
宝幢菩萨,你们老说般舟念佛是无上的摩尼宝珠,是这个宝,你们要营造自己的七宝宫殿,不要是一个浅薄的,“哎呀,我念佛,十念往生。”“哎呀,这师父代人受苦、受难、受业、受报,跟着他肯定往生,抓着师父的衣襟儿,肯定就到极乐世界去了。”你看,都是偷心,是不是啊?都是一个浅薄的思惟意识、修行意识。我们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烦恼,是因为我们太浅薄了,太不深沉,太浅了,不知道修行有这么多事儿要干,不知道要建立自己的功德宝幢、往生宝幢、七宝宫殿,不知道要建立自己的金刚台,不知道要库存、存储自己的接引的化佛、接引的菩萨、接引的天众、接引的声闻和接引的光明。你现在觉悟了,哦,我要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来建立自己的修行的宝幢。你看,如果你把修行落到这个实处,还有没有功夫去搞烦恼,闹情绪了?(众:没有。)就不把娑婆世界当回事儿了,受不受委屈,身体好不好就不当回事了。是不是啊?所以宝幢菩萨。
那么,我们现在呢,就是你要知道,要建立宝幢,不是仅仅的十念往生,不是说最后往生。因为你不能把这个一念的佛号给它复杂化,给它今后的复杂的修行、详细的修行挂上钩儿。那你们想想看,如果你把这一念佛号的修行和未来的七宝宫殿、金刚台,和未来真正挂上钩儿,和极乐世界挂上钩儿,挂得上挂不上啊?非常重要啊,你要问,每个人要问问自己挂上了没有?(众:挂上了。)圆F师,挂上了没有?挂紧了啊,真挂上了,你就开始忙活了,就顾不上忙活娑婆世界的事儿了。是不是啊?你家里假如说你找到一个最心爱的宝贝,想不想回去老看一看啊?(众:想!)是不是啊?不想才奇怪。那个时候因为有宝的缘故,所以就要老回去看一看。那么,如果家里没宝,就在外边到处找,是不是啊?那你找到了极乐世界的宝,找到了自己真正的修行之宝,找到了这个佛号里边的宝,你就能安心了,这叫宝幢菩萨。
智上菩萨,这个智慧有没有底线哪?有没有极限哪?(众:没有。)那你的智到底在哪个层次啊?不要生满足感哪,要生羞怯感。你自己想想自己的智高不高啊?(众:不高。)自己的习气烦恼,这个五欲六尘太多了。是不是啊?所以要真正不断地通过善思惟,慧辩才,观无住,通过体证这个光的世界,通过超越这个神通的世界,建立自己的宝幢,增加自己无上的智慧。
而这同时呢,再往下是寂根菩萨。归于寂灭啊,真到后来的时候,你看外界的一切都是空的。是不是空的?今天吃饭好了、坏了,有关系没关系?没有。衣服穿好、穿坏,有关系没有?没有。碰到好人、坏人,有关系没关系啊?没有关系。那碰到好缘、逆缘,有没有关系啊?你看,不敢吭声了。碰到善缘、恶缘,有没有关系啊?(众:没有。)都没有关系,是不是啊?碰到哪个缘呢,你就在哪个缘里边安住,都没有问题。当你不再选择,不再分别外边的一切的时候,你就真正进入了傻人傻念,只有念的层次了。那么外在寂灭,这五欲六尘、环境、他人,寂灭了没有啊?(众:寂灭了。)寂灭好不好啊?(众:好。)所以,不计较了,不打破头了,不分别了,没有嫉妒心。嫉妒啥?是不是啊?都没有了。
那么,内在还找感受不找了?(众:不找了。)不找了。真的不找了吗?内在的感受要度掉啊!说是这么说,我们大家每天,“师父,我这儿好痛,它不死,死了还好,它现在就半死不活。”你连这个感受,半死不活都超越不了,你怎么能超越死呢?是不是这样?自欺欺人。
所以最后你会发现外在寂灭,内在寂灭。没有。干吗为这个身体去劳累啊?是不是啊?身体是无上的道器,来成就你的。是因为你的心染著了,希望它有个好的感受,希望它能得到照顾,得到享受,最后你才发现这个享受是假的。是不是这样?昨天表了个好法,善巧菩萨和演终法师两个人唱双簧,上来给我们,是不是啊?找到了一份满意,找到了九十九份的恶心、不自在,最后她就觉悟了:“不找,我不找恶心了。”不找恶心了。
所以这个感受呢,你要真正意识到,所谓的美,所谓的感觉好是骗你的。是不是骗你的?真的是骗你的。当你真正认识实相的时候,你就回归内在的寂灭。所以看外在是真正的证得寂灭,看内在也是寂灭,最后法上也是寂灭。你现在念佛再不找任何感受了,再不找任何感应了,再没有任何好坏之分了,只有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啊?心里边啥也不想了,波澜不兴;外在呢,什么东西也影响不了你,波澜不兴。最后你证得不是寂灭定的寂灭大定。所以最终来讲是一个什么呢?我们原来需要热闹,最后儿发现原来我们不需要热闹,因为不寂静,不寂灭,所以我们才惹出这么多的事。是不是啊?
其实,我们身体的这个六根,怎么样?它需要的是寂灭啊,还是需要的是繁华呀?(众:寂灭。)你繁华了,就倒霉了,你被它就所转了,就入到境界里边了,想吃好的,看好的,听好的,感触好的,等等,全都产生种种妄想。所以最终体验到,哦,寂灭为乐,寂灭才是美。所以寂根菩萨,最终修出来我们这个寂根。
哦,外在、内在,念佛这个法上也是寂灭了,再没有什么东西了,不求了,不欲了,我念着佛,我傻着念,嘴巴咧着喊着念着,想着就行了,别的没有了,是不是啊?我有多少妄想也没关系,只要我喊着佛号就行,是不是啊?我有多少烦恼也没有关系,只要我喊着佛号也是最棒的,对不对?我要死了,别人要把我头割了,把我血放了,把我肉给一块一块割下来,怎么样?还是念佛最好。是不是啊?那最后对法上不再有任何追求了,法上也寂灭了。
因为什么?寂灭了不是不追求,是因为追求到位了、圆满了、究竟了、了义了,当下圆满、究竟、了义,还有什么好追的,是不是?当下圆满、究竟、了义,汇入一真法界,还有没有追求了?说佛法为什么,佛法讲的是寂灭之法,讲的是一真法界,它某种程度上来讲,不需要与时俱进。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讲了世界,这个世界的构成。《华严经》上都讲了,这科学家搞了两千年、三千年,终于搞明白了,才发现刚刚进入佛教的门口。释迦牟尼佛说“我已经等候你多时了”,这爱因斯坦讲的,“这里等候你多时了”。寂根菩萨。
那么,接下来讲信慧菩萨、愿慧菩萨。信慧、愿慧,一切是信了才能真正地受用。所以你看,所有佛经上讲都是“信受奉行”,所以这个信根呢非常重要。那么,我们好好检讨自己的信,好好检讨自己的愿,信和愿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非常根本,所以这里讲信慧菩萨、愿慧菩萨。
香象菩萨,这个香,也是一个层次,修行到一定层次啊,会进入到这个香的层次,会进入这个香的层次。
宝是一个层次,香也是一个层次,光也是一个层次。智,寂,刚才讲的都是修行的层次,所以这个香象菩萨。当然这些东西呢,你只要安住在当下念佛当中,自然进入。
所以为什么每天让你们《回向文》里边讲,傻人傻念,相续不断,绵绵不绝?其实应该念什么呢?应该念“强相续,硬相续,死相续,死活相续,不断相续,绵绵不绝”,可是怕把你们吓着了,我们就把这段话省略了。我们缺的就是强相续,硬相续,死相续,因为真正的圆满究竟的相续,是指在任何状态、任何情形下都能相续,能够强制自己相续,能够逼着自己相续,死活都能相续。尤其是逆缘当中,逆境当中,不良的情绪当中,烦恼重重当中,能够把这些东西通通放置一边,系念不乱、系念相续,这才是圆满究竟的相续。你们相续缺的是这个层次的相续。是不是啊?你吃饱了、喝足了,你还不会相续啊?你不缺这个东西,是不是啊?你只有缺的东西补上,才叫圆满究竟。你永远缺这个东西,永远是不圆满的,永远是不究竟的。所以我们讲呢,强相续,硬相续,死相续,这个逆相续,逆缘的相续,那是真实的相续,是我们训练的重点。尤其是有气儿,没气儿了,那是相续的时候,好时候;要死了,那也是相续的好的时候,所以你们要经常作预知时至想。哪天你说:“我受不了了!”我说:“恭喜你,马上预知时至了。”受不了了嘛,是不是啊?那么受不了了就是(要)到极乐世界去了,你做预知时至想。本来生病是一件坏事儿,看样子活不了多久了,哦哟,你说我现在恭喜我预知时至啊,不用再受那么长时间的苦了。
那么我问大家,你们愿短受苦,还是愿意长受苦啊?(众:短受苦。)是不是越短越好啊?(众:是。)那你们愿意让痛苦来得猛烈一点吗?(众:愿意。)又上当了,痛苦来得猛烈一点是好事儿。明白了吗?受不了,受不了就是自己的念儿,知道吧?受不了谁受了?受不了还是你在受,是不是啊?受不了还是你在受,还是你,而且你是在加倍地受,几倍地受。因为是谁在受啊?是身体在受还是心在受啊?(众:心在受。)啊?(众:心在受。)缘起是你的身体,其实是你的心在受。是不是这样?同样打一个耳光,有的人就笑,有的人就哭,是不是心受的不一样?是不是啊?这是你的心在受。那么你的心到底是强还是弱呢?你说受不了了,这个心已经投降了,是不是啊?心投降了,那怎么办呢?几倍地开始承受。明白了吗?你看一根稻草能把骆驼给压死,如果这个骆驼知道最后压死自己的是一根稻草,你说冤不冤哪?(众:冤。)冤死了。可是那一根稻草的感受怎么样?比大山还重。是不是这样?那就是自己的心弱了。如果心强了怎么样?那泰山轻于鸿毛。是不是啊?如果心弱了呢?那鸿毛重于泰山呐。所以受不了谁受了?自己加倍受。是不是?
你看“受不了”,这里边就有一个妄想,一个坚固的妄想在里边儿。你可以不受,是吧?是不是?就有个坚固的妄想。所以你要把这个妄想心破掉啊,这辈子你啥都得受,你有没有资格不受啊?(众:没有。)这就是善思惟。你老找借口,“我受不了了,简直受不了了,这哪是人干的?”昨天那位菩萨就讲了,说:“你们把我推出去,给我扔下去算了。”说“受不了了”,说“给我推下去,扔出去算了”。我说你扔出去到哪儿了?直接奔地狱。现在不受了,地狱里怎么样?加倍受。是不是啊?
所以我们就讲啊,都要过这些关口,要善思惟,要慧辩才,要清理自己的知见,改善自己的心地,进入更高的修行的层次。你看,刚才就是这十六位正士,就表明十六位层次,十六位境界啊。
香象菩萨。这个真进入了这个香,香味,这个香味再汇集成香象,那这个层次还是很高的。其实不讲这些境界啊,这些境界没意义,到时候就会追逐它,会想。
宝英菩萨,刚才讲宝幢,这个“宝英”还是讲宝的层次。
那么最后几个啊,中住菩萨,这个中道非常重要。中住,就像我们念佛一样,我们要中住,要在中道上。怎么得到中道呢?你们现在都体证了。何为中道啊?是偏于紧还是偏松啊?(众:偏紧。)偏紧才是中道。那个在中间不是中道,你们在中间就会滑下来,就会偏松。这个世界只有偏紧和偏松,没有中。有中没有啊?实际上,那么这就是一个智慧。
制行菩萨,非常重要啊,一切都通过我们约束自己,改造自己,为难自己来实现的,要制行。可是我们的行持呢,怎么样?问问自己啊,约束自己了没有?坚持行持了没有?生退心了没有?搞插曲了没有?绕弯了没有?制约自己了还是放纵自己了?甚至放荡自己了?是不是这样?制行啊,要制约自己啊,要把制行落到实处啊。那个七宝宫殿,每一个地方都要造得精致,造得圆满,不偷懒儿,不能搞豆腐渣啊!你不能把娑婆世界的习气带到极乐世界去。全造豆腐渣这怎么行呢?不能造豆腐渣啊。所以制行菩萨。
解脱菩萨,解脱很重要,其实我们现在思惟一下很简洁,至诚接受就解脱了,不管它就解脱了,不分别、不执著就解脱了。
那么,通过我们学习《无量寿经》,我们要真正认识到阿弥陀佛的心地庄严,阿弥陀佛的愿力庄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看到一个大慈父啊,创造了一个如此完美的极乐世界,耗尽这么多的心力,你真正和他挂上钩儿,那么挂上钩儿了,你把彼世界立起来了,此世界自然就破灭了。是这样啊。所以解脱。
哎呀,这次我也感恩大家,这个真实地忏悔,至诚地忏悔,我才知道原来大家这么难,我才知道大家为什么这么难,我才知道大家应该怎样解脱。这个忏悔得清净,得清凉自在,得真实功德呀。那么祝愿我们大家,通过这次忏悔法会,真正得到真实解脱,永远的解脱。阿弥陀佛。(众:阿弥陀佛。)
好啊,那么这些十六正士,“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普贤大士,普贤可以说是《华严经》里边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华经》里边的代表人物,也是《华严经》《法华经》的主要护法者。普贤菩萨发愿,我当时看《法华经》的时候看得掉眼泪,看到普贤菩萨的发愿,说如果有人读《法华经》,他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来至其人面前,帮助他解答疑难问题。
所以当时呢,我看到这一段法文的时候,我非常感动,我说我何许人也,有劳普贤大士,还要乘六牙白象,还要分身百千,来到我面前。就说我这个业障太重了,他要化身百千围着我,帮我灭除业障,你说我们何德何能啊!是不是这样?所以我非常感动。那么这些上边来的各位大众,“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普贤也是表法的。那么普贤行愿,
“具足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那么你们想想,“普贤大士之德,具足无量行愿”,那么你们行法的时候,有没有“具足无量行愿”呢?如果安住简单之法,直接之法,当下之法,安住之法,然后呢,不分别娑婆世界的一切,甚至我们直接提出来安住浊恶,这个浊和恶,是因为你染著了,它就是浊恶,是不是这样?你不染著,你就能吸取其中的营养,是不是啊?这个世界其实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哪,它就是一个浊恶世界,好的也是坏的。那么真正看你的受用如何。
那么我们讲这个简单之法,直接之法,安住之法,安住浊恶之法,不管它只管念之法,当下之法,不管遗憾只管念,不管疑惑只管念,不管是非只管念,不管情绪只管念,等等,这里边都有无量的行愿哪。
你们在行法的时候,要为所有的将来的般舟行人去发这些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超越感受,破除身见;愿所有的众生不再受种种业障,种种情绪,种种不满,种种疑惑的影响,等等等等;愿所有的众生,都能来建立自己的七宝宫殿,分分秒秒不要耽误,不要太缓,要着急;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忙活极乐世界的事儿,别再忙活娑婆世界的事儿,别再计较娑婆世界的事儿。只要你不计较,只要你能至诚接受,这个娑婆世界没有一样能黏住你的,这就是真实解脱。你为什么被黏住?你愿意被黏住。所以你活该,是不是活该啊?这个话不是讲这个,是为了启发你的觉悟,告诉你活该,是因为你有愿意被黏住的心,所以你就被它黏住了,是这样子啊。所以我们说,等等,这些都要发无量的行愿。
因为呢,你抓了一个主题—-念佛。抓了一个主题——直接念佛,简单念佛,当下念佛,安住念佛,不分别,不执著,不在意,不妄想,放得下一切,只管念佛——你抓了这些东西。所以你在行持过程当中,你就不断地积累实实在在的功德,把你的七宝宫殿造得无比的庄严和美丽,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细胞都是尽善尽美,无比的庄严,无比的美丽,无比的坚固,无比的金刚不坏。
那么越是实干的人,体证得越多;越是实干的人,越有慈悲心;越是有证量的人,越愿意帮助别人。所以在你这个实证,不断地实证,不断地实得,不断地实修,不断地积功累德的过程当中,你就会生出对众生的无量的行愿,就会发真实的愿。
“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这你如果是这样的话呢,你就安住在一切的功德法中,你就实实在在地得到功德,实实在在地圆满功德,实实在在地积累功德,实实在在地把功德做到究竟圆满,你就无时无刻不在功德海中,不在功德的法海当中遨游和积累,所以你就能“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愿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
这些菩萨们呢,“遵修普贤大士之德”,发真实愿,“安住一切功德”,直接、简单、当下、真实修行,低调修行,低头修行,实在修行,再不去被套住,被沾染。这个时候“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缘现一切身。“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在无量世界当中都能成等正觉。那么现在就让你们,般舟让你们修行能于无量世界成等正觉,你们现在所去的一切的难关就是一切的世界,情绪坏了能念,环境恶了能念,受委屈了能念,都是无量世界,那么于无量世界都能成等正觉。
“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这些菩萨呢,尤其是一生补处的大菩萨,都从兜率天下凡。从兜率天下来之后,降生,出生在这个王宫里边,是王子,是太子,是要继承王位的太子。这个时候都能“弃位出家”,把最好的东西舍掉,“苦行学道”。一个最有福报的人,最具足财富的人,最能得到一切大家都得不到东西的人,能够把这些东西通通放下,是给我们示现。“苦行学道”,修行是从苦中得,是从行持中得,是从勤学中得。“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为什么做这个示现呢?为什么去承担这些苦行呢?是因为世间的人呢,苦多,世间人不愿意接受苦的人多。世间苦多,是因为如果不能过这个苦关,就被苦抓住,就围着苦跑,所以都是苦。都是要示现“苦行学道”,那么都是顺世间来作斯示现。你看这里就告诉你啊,要把最好的东西舍掉,要把最苦的东西抓住,超越。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那么,其实呢,修行首先要“降伏魔怨”。你们前一段呢,其实是陷入魔境,沼泽地就是魔境,魔怨的境界,心里边的无限的怨恨,无限的不自在,得魔王势力的重重的加持,是在魔怨的状态当中。如果回头我们讲《楞严经●五十阴魔》,你就会具体地详细地体会这种魔怨的层次和境界。当然你们也深受其害,如果我们不能“降伏魔怨”,我们其实已经成为魔子魔孙了,成为魔王的代表。
那么怎么“降伏魔怨”呢?“以定慧力”,定力和慧力。何种定?何种慧呢?那么你通过这次忏悔法会,你就能够真实地体会到何为定、何为慧。为什么在是非面前过不了关呢?为什么过不了别人语言的关,舆论的关,是非的关,或者给你不自在的关呢?缺乏定,缺乏慧啊。为什么我们在五欲六尘方面,老是上当受骗,解不了套呢?没有定,没有慧。那么怎样增加你的定和慧呢?就是你要念佛,念得进去,念得深入,念得相续,念得不断,天天念,经常念,不断念,就能形成你的定和慧,就能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得到你的定和慧啊。
为什么我们又心性这么浮躁,这么烦躁?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是因为我们没有定在念佛上,没有定在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加持上,没有定在简单上,老找复杂,没有定在当下,老期待未来,老找条件,老给自己设定条件,都是我们的定慧不够。如果有定慧力,自然能降伏魔怨哪。
那么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其中有一相,最后魔王来进攻的时候,魔王动员所有的恶势力,风、电、水,然后各种毒,最后派魔女来诱惑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打坐的时候怎么办?怎么过的呀?如如不动,不理不睬。最后怎么样?以不动制万动,以不变应万变,以无为胜一切有为,无为而无所不为,最后魔王没耐心,全部退下了,最后“成等正觉”啊,“成最正觉”,这“定慧力”。
其实我们一直以为可以找到更好的法,其实当下就是,直接就是,简单就是。念佛可不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啊?(众:可以。)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你认为不可以,那是因为你的妄想没有清除,你对解决问题有妄想。知道吧?如果你断除妄想了,这念佛就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你不断妄想,这念佛就解决不了问题。所以“以定慧力,降伏魔怨,得微妙法,成最正觉”啊。所以真正的法在微妙处,在微细处,在极限处,在绝处,在逆处,在至妙处,“得微妙法”,在当下这个最不起眼儿的地方。
那么最近告诉大家,当下要圆满,当下要究竟,当下要至诚,当下要认真,当下要无漏,当下要严格,当下要微细,说了这一摞,是不是啊?那么大家反思一下,当下怎么样?念着念着嘴巴就不张了,念着念着眼睛就闭上了。然后我就昨天又观察善界菩萨,这眼睛自动化就闭上了,一闭上就开始转悠了。我再观察我们演开法师、圆法师,嘴巴都自动闭上,眼睛自动闭上。不严格啊,没有决心啊,就是这样子。
你相反,你看那些念得好的菩萨,越念越起劲儿,是不是啊?越念越起劲儿,念得都有惯性,念完第一句要念第二句,“南无阿弥陀佛”,你看啊,你看又急了,“佛”,要换口气,“南无阿弥陀佛,南无”,你看这里边啊,有憨劲儿,有巧劲儿,你仔细体会啊,哪个地方憨,哪个地方巧,你看到了吧?实在憋不住了,赶紧歇着,偷懒儿,明白了吧?就是巧。“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大悲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不是有人领着你唱了?真投进去了,至诚心投进去了,一心投进去了,是不是自动化了?领着领着就走了,越唱越上瘾,越唱越过瘾,越唱越不想放,这当下专注程度要够啊。你看,念了一个晚上都不知道累,是不是啊?
下次别给我手表给得那么快,给慢点儿,到了十点半再给我。那时候就开始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五星红旗曲调),这个节奏感要唱出来。这个演开师你们不微细,我在往前抢节奏让大家动起来,他往下拖节奏。这个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五星红旗曲调曲调,渐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往前抢,节奏往前赶,这节点这个点儿要像擂鼓一样,战鼓擂起来,大家越走越起劲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五星红旗曲调曲调)。这看这走得,你越走越起劲儿,那心要在那鼓点上踩,“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学别人唱),这是往下拖点儿。最后,先赶点儿,然后再拖点儿,这个你就大家走起来、乐起来,高兴。这心念往这个上面一走,一转,一跑,哎哟,心情很舒畅。
那么这个就是在微妙处,微细处,极限处,生死处,断气儿处,逆处,逆缘处,不满处,情绪处,这些,怨恨处,都是用功的地方。“得微妙法,成最正觉。”
“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其实呢,天人为什么归仰人呢?按说天人,他比人舒服啊。为什么?天人福太大了,他更多的住在那个福上,天福上,他享福。对不对?那么你现在愿意坐两个垫子,还是愿意坐一个垫子啊?肯定愿意坐俩,最好坐仨更好,因为你有福就想享福。是不是啊?天人为什么归仰?人呢,物质条件是差的,业报是重的,业障是重的,明白了吧?但是可以安住在法上,法才显得珍贵。明白了没有?
昨天大德就讲了,“师父,我不能动,不能走。”哎呀,我说不能走还有脚有手,脚和手还可以动啊,讲种种的案例啊。
所以为什么呢?我们人虽然可怜,但是我们法更加尊贵。明白了没有?法才是尊贵的,我们能安住于法,那才是真正的福报。明白了没有?如果你能无限地、至诚地安住在法上,你当下就已经是极乐世界,就解脱了,是不是啊?当下的逆缘恰恰最能迅速成就你当下的极乐。是不是这样?何为极乐呀?没有诸苦,但受诸乐。没有诸苦,不是苦不存在,是苦里边你能安住,你能承受,是不是极乐?身体是苦的,心是乐的。是不是啊?那身体到底苦不苦啊?实际上你的心在受用苦和乐,不是身体在受苦和乐,是不是这样?打你一拳和打死尸一拳,那个死尸啊,那个身体受用是不是一样的啊?(众:是。)身体的受用是不是一样的?(众:是。)身体的受用是一样的。打你一拳和打死尸一拳是一样的,但是死尸没有受用,因为他心不在上边。你有受用,是不是啊?所以你一受用,你可以受用苦,也可以受用乐,苦乐你做主。明白了没有?但是呢,不要认为我们不能做主,我们认为,你为什么打我?这就受用苦了,这是自己的受用。那么其实苦和乐自己是可以做主的,这就是微妙处,这就是天人归仰处,因为你的法才珍贵。是不是这样?
说有一个小沙弥,跟一个阿罗汉一起走。这个沙弥扛着行李就走,阿罗汉美哉美哉就走,突然这小沙弥就发愿,要做大菩萨,这一发愿就菩萨位了。这个阿罗汉说:“不行,他是菩萨,我才是阿罗汉,不行,我得扛行李”。好,就扛着行李了。这小沙弥走着走着又退心了,退心了说干吗发这么大愿?受这么大苦?享福点多好。这阿罗汉有神通啊,一想这家伙现在又退位,又退转了,不行,他扛行李。所以虽然他是小沙弥位,但是呢,他有法的时候就珍贵。
那个有一条恶龙,谁都制服不了,所有阿罗汉用尽神通都制服不了这个恶龙,恶龙都不走。恶龙人家也有神通啊,知道吧?神通,不服你。最后来一个小沙弥,持戒精严的小沙弥,小小沙弥,持戒非常精严,说了一句,“尊者请去”。就说了一句“尊者请去”,人家有德行的不跟你争,给这个恶龙讲啊,说是“尊者啊,你请离去吧”,“尊者请去”,这恶龙很佩服,就走了。所以为什么啊?人家尊重他的戒,尊重他身上的法,戒法,所以“天人归仰,请转法轮”。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
“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个世间如果没有法,就有苦,就有难,就有烦恼,就有浊恶,就有乱世。那么怎么觉诸世间呢?常以法音,这个法就可以对治一切的灾难。比如说我们给大家讲的至诚接受,至诚精进,是不是法呀?(众:是。)这个法好不好啊?(众:好。)就能觉诸世间,这就是法音,就能觉诸世间。你用好了没有啊?没用好。是不是?一定要学以致用啊,举一反三。那么,用这个法音就能觉诸世间,把法真正学通透了,用好了。
“破烦恼城,坏诸欲堑。”
堑,就各种堑,这沟壑啊,这个“破烦恼城,坏诸欲堑”。
“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这些呢,“破烦恼城,坏诸欲堑”,堑(qiàn四声),“坏诸欲堑”。那么,你的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法,检讨一下自己坏了没有啊?(众:坏了。)坏了?还没有啊?给他鼓个掌,坏了。还有啊,“洗濯垢污”,那你洗了没有啊?天天在洗啊,诸垢诸污都要洗干净诶,不留余地啊。其实只要善思惟,就能洗干净。你看昨天这个演终师和善巧菩萨演绎的这一出非常感人,其实啊。你看看这就是习气。“我看着她就舒服,她骂我我也舒服,只要她别不理我。”是不是啊?你们就知道什么叫“单相思”。这个就能到这个程度,最后认识清楚了:“哦,我原来想的,我以为是自己的欢喜,其实使别人生恶心。”是吧?虽然不说,是不是恶心啊?那是恶心。当你念到,哦,原来我讨的是恶心,当你产生觉悟的时候,这个垢污就去除了,是不是啊?对她有好感,那就学习她的金刚的精神,学习她严格的精神,学习她精进的精神,做一个精进严格,严格精进,约束自己,不是让自己懈怠懒惰的典型。如果有了这样的觉悟,那就解脱了。“洗濯垢污,显明清白。”
“调众生,宣妙理,贮功德,示福田。以诸法药救疗三苦。升灌顶阶,授菩提记。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
那你们想想看,“常习相应无边诸行”,般舟里有没有无边诸行啊?(众:有。)好不好玩?不好玩啊?(众:好玩。)这般舟里好玩不好玩?(众:好玩。)般舟里很好玩。“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是不是无边诸行啊?今天烦恼了,来行般舟吧;今天闹情绪了,来行般舟吧;今天感受不爽,来行般舟吧;你失恋了,来行般舟吧;你欠钱了,来行般舟吧;你找不着对象,来行般舟吧。真是这样,是不是啊?你要死了,来行般舟吧。这都是无边诸行啊,成熟无边善根。是不是这样?(众:是。)你有种种境界,要想把它断掉,来行般舟吧;你有种种感应,你想觉悟,来行般舟吧;你受不了了,你就往般舟里跳吧,所以“常习相应无边诸行,成熟菩萨无边善根”。你们有没有看到般舟里边的无边的善根和无边的诸行啊?在这里动脑筋做文章啊,不要在娑婆世界里计较了,不要在烦恼海里挣扎了,不要在情绪海里边计较了。所以你要能发现般舟里边的无边诸行和无边的善根啊,是不是这样?(众:是。)哦哟,般舟里边,哎哟,太棒了,太妙了,太微妙了,太深刻了,太无边了。
那么,“无量诸佛咸共护念。”
你想想看,在般舟念佛里边,是不是无量诸佛,无量般舟圣众,无量圣众,咸共护念,“悉在前立”,都不偷懒儿,就你自己偷懒儿。是不是啊?都对你没意见,就你对自己有意见,老是发脾气,闹别扭,搞懈怠,搞懒惰,随习气,是不是啊?丢人现眼哪。
“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
其实,娑婆世界啊,就是如梦、如幻、如画,全是幻世界。是不是这样啊?有一个大德,经历了一千年,恨难消,恨难平。我就问这位大德,我说:“你如此之恨,放不下?”他说:“我如此之恨,放不下,所以我成就不了。”其实他已证得外界是空,体内是空,法也是空,就是恨难平,恨难消。我说:“你这恨怎么样才能消啊?”他说:“我在地狱里待了一千年,我要让对方也待一千年。”你看,这个恨啊,放不下。我说:“你做了一个梦,梦里面有没有爱,有没有恨啊?”(众:有。)梦里的爱和恨,和现实的爱和恨一样不一样?(众:一样。)其实是一样的,但是你硬说不一样,因为你说梦里边是假的,现在是真的。现在是不是真的啊?经历千年万年,这个爱,这个恨是真的假的?(众:假的。)一样的,跟梦没有两样。是不是啊?(众:是。)梦你就可以放下,现实就放不下。我说:“这个梦过去了,你老惦着这个梦里边的爱和恨,可不可怜呢?”可怜。他说:“那是梦啊,这是真的啊。”。我说:“都经历了一千年过去了,你还讲那个是真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你以为是真的,就得真的受用,你把它假的破了,你就不受用了。是不是啊?我说:“经历一千年,这个人的躯壳都换了好几个了。”他说:“不管怎么换,我都认得。”是,不管怎么换都认得。可是还老拿一千年以前的那个色身说事儿,你看这梦可不可怕?(众:可怕。)是不是一个梦境啊?其实是一个梦境,明白了没有?你印象再深刻,再放不下,还是一个梦境。这个梦要不要放下来啊?(众:要。)你看,这个梦有长梦,有短梦,有的梦一梦梦一千年,是不是啊?(众:是。)有的梦就一晚上。这一晚上的梦和一千年的梦一样不一样?(众:一样。)这娑婆世界、六道轮回是不是个梦境啊?(众:是。)是不是梦境啊?(众:是。)也是一个梦境。还不是一千年,几万年,六道轮回就是一个梦境。是不是做梦,梦境啊?(众:是。)“实无可得”,是不是“实无可得”?你老抓着那个爱,抓着那个恨,最后不能解脱。虽然你证得了世界皆空,体内皆空,法皆空,可是这一念情绪还不空,所以还是不能安住。那么在你的寂灭定当中——证得了空啊,就证得了寂灭啊。可是寂灭当中有一丝的爱和恨还放不下来,这就没有寂灭,就定不了。明白了吧?把这个爱和恨,所谓的千年也好,万年也好,六道也好,这都是梦啊,“实无可得”,其实真是这样。
这个有神通很麻烦,知道吧?有神通就看了,你这一千年来这样,一千年来那样,其实这样那样都是一个梦,是不是啊?你看得多了,哎呀,烦恼多啊,是不是?我看不见,没烦恼,是不是啊?所以般舟里为什么不讲神通?其实,神通也都是相,看到的都是相,明白了吗?都是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譬善幻师,现众异相”。如果你在相,相上就是浪,就是浪打浪,你在相上做文章,就是在浪上,浪打浪,被浪打晕,见不到大海。其实当下一念,已进入莲池海会,归入清净大海,只是你啊,不承认,不认账,还在浪花里飞翔,“实无可得”。
“此诸菩萨,亦复如是。通诸法性。达众生相。供养诸佛。开导群生。化现其身。犹如电光。裂魔见网,解诸缠缚。远超声闻辟支佛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这个我们,这些相关的内容啊,我们在《贤护经》中已经讲过,我们在这里不讲,不重复讲这些东西。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这个我们现在不去宣讲这些东西。
“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又有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千人,清信女五百人,欲界天、色界天、诸天梵众,悉共大会。”
这就是讲来参加会的各种各样的人,各大菩萨所处的境界,简单介绍一下。
大教缘起第三
这讲缘起了。
“尔时世尊,威光赫奕,如融金聚。又如明镜,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
诶,这个时候啊,释迦牟尼佛因为要宣讲《无量寿经》了,是为一大事因缘来此世界,就是这个大事因缘啊。“尔时世尊”,因为这个时候啊,要讲了,那个光世界,能量世界已经提前显现了,所以“威光赫奕,如融金聚”。这个光啊,是金色的,是融化了一切的金,最贵重的金,最宝贵的金,“如融金聚”“威光赫奕”。金光灿灿,灿灿到什么程度呢?“又如明镜”。这个释迦牟尼佛的每一处啊,都如明镜,都如金镜,金光灿灿,“影畅表里”。里边好像也是透着光,外边也透着光,“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无处不现光明,无处不充满光明,无处不通透光明,无处不显现光明,里里外外都是光明,如大明镜,“如融金聚”“威光赫奕”“数千百变”。
这光中出现种种变化,在这样一个光影的世界,一个特殊的世界,显现这样“数千百变”。
“尊者阿难,即自思惟。”
这阿难尊者呢,是佛的侍者,是多闻第一。释迦牟尼佛讲多少法,他都能一字不落给说出来。那么在五百阿罗汉集结的时候,阿难尊者上座,俩腿一盘,身上一放光,“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一讲,大家一听啊,像跟释迦牟尼佛讲的一样,这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活了?当时大家就讲,释迦牟尼佛是不是活了?所以一定要“如是我闻”。阿难讲“如是我闻”,那就不是释迦牟尼佛,是“如是我闻”,是阿难尊者。尊者阿难啊,是这样一个角色,一直和释迦牟尼佛一同修行,老伙计,老搭档了。这时候尊者阿难啊,这个时候观察释迦牟尼佛确实和平时都不同,“即自思惟”,就在想啊。
“今日世尊。”
说今天啊,世尊特别的不一样。
“色身诸根,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
说今天世尊啊,怎么这么不一样啊?每一根啊,色身的每一根啊,都这样“悦豫清净,光颜巍巍。宝刹庄严”。每一处都是宝刹,每一刹都庄严清净无比,都光亮无限,“如融金聚”“光颜巍巍”啊,“威光赫奕”“影畅表里,现大光明,数千百变。”
说:“从昔以来,所未曾见。”
释迦牟尼佛讲了这么多经典,开了这么多场法会,现了这么多的光明,今天为什么就这么与众不同呢?“从昔以来,所未曾见。”从来没有见过啊。
“喜得瞻仰,生希有心。”
这时候啊,阿难尊者啊,哎呀,乐坏了,目不转睛,看着释迦牟尼佛,享受其中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精彩,这个无量的希有,“生希有心”。这个时候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
说世尊啊,你今天呢,入了大寂灭禅定了,和往常都不一样。
“住奇特法。”
这个安住在奇特之法,入在一个大法里边。
“住诸佛所。”
住在就是所有诸佛的大寂灭之所,大寂定之所,大光明之所。
“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诸佛都是“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住奇特法”“入大寂定”“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去来现在佛佛相念。”
你现在啊,好像和诸佛的心念都完全融为一处,融为一体,“光颜巍巍”啊,找到了这个最内在的,最内在光明的,最深刻的,最念念相续的,最佛佛相念的。说你现在:
“为念过去未来诸佛耶?”
你是不是和过去未来诸佛都融为一体了?都达到和谐共振了?都处在同一光明了?
“为念现在他方诸佛耶?”
说你是不是又和现在,和他方,十方诸佛都融为一体了?
“何故威神显耀,光瑞殊妙乃尔。”
说你怎么威神,如此的威神无比,威神显耀,到了极致。光瑞,这个光瑞殊妙,这个光显得如此地瑞,如此地瑞相,如此地吉祥,如此地特殊,如此地微妙,如此地深妙,如此地奥妙,如此地殊妙,如此地“光颜巍巍”,光明无比,“光瑞殊妙”,乃至如此呢?说释迦牟尼佛你为什么今天这么特别?
“愿为宣说。”
请你给我解释一下,今天要宣说什么大法了?
“于是世尊,告阿难言。”
世尊就告阿难说啊。
“善哉善哉!”
世尊就告诉阿难,说今天你啊,发现特别了,启问了,请法了,说这是“善哉善哉”啊,大善之行。
“汝为哀愍利乐诸众生故。”
说你啊,为了哀愍利乐一切众生,让他们能得这个无量寿、无量光明之法,无量寿如来之法。为诸众生故。
“能问如是微妙之义。”
说你今天问得如此之,你观察如此之细致,如此之微妙。
“汝今斯问。”
说你今天这一问啊。
“胜于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
说今天这一问的功德力有多大呢?胜过供养一天下的阿罗汉和辟支佛的功德,比这功德还要殊胜,还要大。
“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功德百千万倍。”
你啊,累世、累劫给“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布施修功德,所有的功德,所有的供养功德、布施功德,都没有今天这一问的功德大。今天这一问的功德,超越了“供养一天下阿罗汉、辟支佛,布施累劫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的功德百千万倍。
“何以故?”
说为什么这样?
“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说当来,这将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为你今天这一问而得解脱,能够得闻念佛法门,得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得闻阿弥陀佛的无比的愿力,得闻极乐世界,得生极乐净土。这些人们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大的利益呢?都因为你这一问而能得到这样的利益。所以你这一问的功德呀,功德显赫,功德巍巍。
阿难就说啊。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难值难见。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汝今所问,多所饶益。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能于念顷,住无量亿劫。身及诸根,无有增减。所以者何?如来定慧,究畅无极。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故。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释迦牟尼佛啊,这对阿难赞叹啊,现在开始正式解说,我们开始。
法藏因地第四
讲阿弥陀佛的前生,法藏菩萨的因地。这个因地非常重要啊,我们就看法藏菩萨在因地怎么修行。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就是讲法藏比丘的师父,叫世间自在王如来,世间自在王如来,世自在王如来,世自在王如来,这是讲他师父出世了啊。那么这个师父在哪儿呢?这个时间在“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之前。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
这五个译本当中啊,有一个译本写的“在世教授四十二劫”,其他几个译本都写“其佛寿命四十二劫”,这些不去讲它啊。就是说这个阿弥陀佛,法藏比丘的师父啊,世自在王如来,他的寿命是四十二劫的时间。
“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世自在王如来,这个时候在这个时代给诸天人民讲经说道。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
这个时候有大国主,有一个大国的国主,名叫世饶王。
“闻佛说法。”
这个世饶王就是法藏比丘的,就是出家前,他是一个国王,国名叫世饶王。闻佛所说,听到自在王如来所讲经法。
“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这个法藏比丘啊,闻得了世自在王如来所讲经法,欢喜踊跃。踊跃到什么程度呢?心开意解到什么程度呢?“弃国捐王”,把国家就给放弃了,把王位也捐掉了,出家修行。“行作沙门”,当了比丘,“号曰法藏”。那么法藏比丘呢,修行非常精进,“修菩萨道”,修的是大乘的佛法,不是自我解脱。“高才勇哲,与世超异”,那勇猛精进无比,智慧无双,“与世超异”。
这个跟我们有关的来了啊,“信解明记,悉皆第一”,有信有解,信解到什么程度呢?明,光明的层次,还不是一丝一毫的光明,这光明能达“记”,记录、记忆、标记的层次。“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就是法藏比丘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那我们讲“修菩萨道”,大乘,这就不用讲了,因为大家都有大乘的心,这就不用讲了。那么关键我们要学习,“信解明记,悉皆第一”。那么法藏比丘不仅对世自在王如来的法信了,解了,用行来解了,解到明的层次,明到又提升一个层次,有标记,有记录。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啊,就是说我们在这个信解上面要下功夫。下到什么层次?下到明的层次,要记,要写啊,要记、要写。
那么这次呢,我们冬安居,大家深深地尝受到抄写的乐趣。抄写,这就是记。也就是说,我们大家学法,要信,要解,要“信解明记”,要抄写。做到什么程度?“悉皆第一”呀。法要在细处求,在微细处去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要有“定慧力”,把这个法定在简单上,直接上,当下上,念佛的相续上,念佛的强相续,硬相续,逆相续,死相续,死活相续上。定在找自己的问题上,定在随喜功德上,定在不看别人的是非长短上,定在培养对师父的恭敬心、感恩心、依教奉行心、视师如佛心、如臣事主心、如奴似仆心,对法的无上的恭敬心。
定,定在上边,勇于实践,勇于体证,要舍命全交,把自己交给阿弥陀佛,一定要实修实证,真修真证,实修实证,真修真证,真干。一定不要矫情,娇气,一有情绪就干不了,一有病苦就干不了,一有不满就干不了,一有疑惑就干不了,这些其实都能干不能干?(众:能干。)都能干,是我们自己糊涂了。是不是糊涂蛋?认为不能干。是不是这样?诶,你看,这你一笑就解千愁了。哎哟,演空师笑了,一笑解千愁,是不是啊?哦,原来我们这个时候也能干,不是不能干,把它丢掉了就可以干,不是把它解决了才能干。
所以我们要往深处用功,细处用功,实处用功,真处用功,简单处用功,那个强迫自己处用功,烦恼处用功,疑惑处用功,情绪处用功,要死的时候,受不了的时候赶紧用功。是吧?如果你能确立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心理,还有障碍没有?(众:没有了。)就没有障碍了,就没有烦恼了。是不是啊?那就真得自在了没有啊?得自在了。
如果你这样思,这样想,有没有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啊?(众:有。)你要自己是个上善人啊,才能与人俱会一处,自己是恶人不行。是不是这样?因为自己是恶人,是疯狗老咬人,是不是老咬人啊?追着人咬,是不是?我们是不是条疯狗啊?你看不敢吭声。你要被疯狗咬了,你去不去咬疯狗啊?不去。是不是啊?那不幸自己当了疯狗去咬人,那就太可怜可悲了。是不是这样?你想想世间的烦恼,世间的情绪,自己不小心当了个疯狗,又不小心被别的疯狗咬了,然后又追着别的疯狗咬,这就是悲剧的根源。是不是这样?所以大家不要当疯狗了,不要去追疯狗了,好不好啊?(众:好。)你看看,多好。其实这就是得到了真实,就有了觉悟,得到了真实,所以“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
“殊胜行愿”呢,非常重要啊,发愿重不重要?(众:重要。)这发愿是真管用。你看看啊,我再问大家啊,那个忍辱仙人呢,被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如果不发愿,能不能过关?不发愿肯定过不了关。不发愿就落在了什么?你小子为什么割我的肉?还这么狠,还一条一条割,你也太缺德了。是不是?这一发愿,哎呀,你对我狠是来成就我的,我将来成就了,我第一个度你。(歌利王)就是这个尊者憍陈如,知道吧?当时的歌利王,割截身体啊。发愿很重要,一发了愿以后,什么难事都能做到;不发愿,难,做不到。
我再交给大家一个思考题啊。常不轻菩萨发了一个愿,因为当时的威音王如来的时代呢,所有的人都贡高我慢,哎哟,我们现在也是贡高我慢。你们都要学常不轻菩萨,学会低头,学会磕头,好不好?(众:好。)下次谁咬你呀,你赶紧给他磕头,好不好?(众:好。)啊呀,就说,“汝是佛,我不敢轻贱你,我向你顶礼,祝愿你早成佛。”好不好啊?(众:好。)你看常不轻菩萨,这一个发愿磕头,给人磕头,你看看得到多大的利益呀?咱们这个《法华经》啊,才两万多字,好像,四万字还是两万字?几万字,知道吧?四万多字啊?我忘记了数字啊,就几万字。你知道常不轻因为给人磕头,他得到了多少?就是那个如来教他多少字吗?两万亿亿偈子。你想想看,这个头磕得值不值啊?(众:值。)太值了。所以,回头,我把那个常不轻菩萨磕头所得的功德利益,(给)大家抄一抄,好不好?(众:好。)我回头给你们找出来啊,太有意思了。所以“殊胜行愿”,愿力超过任何的业力呀。
你看看这个人就怕发狠,一发狠真管用。当年我们的这个蔡老菩萨,这个股骨头,股骨头坏死,痛得要死。那时候老菩萨真发愿了:“让天下女人所有的痛,都让我一个人承受吧!”老人家往生非常好,真解决问题。这愿力也解决问题啊。这一发狠呢,尤其是女人一发狠,可不得了!不要发横啊,要发狠,一发狠,发愿以后啊,真的什么难关都能过。知道吧?可是呢,这个人一旦发晕就完蛋了,“哎呀,我受不了啊,我痛死了呀,这痛跟别人不一样啊”,这就麻烦了。好多人为了不痛去发死愿,没有用,因为自己心里是为了不痛,所以发了愿以后,最后发现还痛,这就是说要“殊胜行愿”哪。
哦哟,回头你们应该抄抄,我给你们总结一下,你抄抄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那五百大愿太感人了,将来有机会给大家讲《悲华经》,讲一讲《悲华经》的要点哪。《悲华经》也讲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讲贤劫的千佛是如何发愿的,讲释迦牟尼佛是如何发愿的。那时候释迦牟尼佛叫大悲菩萨,你体会释迦牟尼佛的大悲之心啊,太感人了。为什么能有资格成为我们的本师啊?那太了不得,太了不得了。
所以又有“殊胜行愿”,当然在这儿我们重点学习,你看看阿弥陀佛怎么给你发愿的?你们好好想想,看看阿弥陀佛怎么给你发愿的?不是给他发愿的。“又有殊胜行愿”,愿力超过任何的业力,要发愿呐,发了愿就能解决任何的业力问题。你记住这句话,如果你这句话能依教奉行的话,你这句话就能解脱。
“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这个“念慧力”很重要啊。我们可以讨论一个题目,什么叫“念慧力”?你怎样理解这个“念慧力”?当下这一念,有什么慧在里边?诶,这个讨论题目不错,你们要讨论一下。“念慧力”,不行今天晚上,一会儿给你们组织讨论,你们讨论一下。这当下这一念,慧力在哪儿?“念慧力”,哦哟,我是最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念的无上微妙的智慧啊,所以这当下一念足矣,没有第二念,不需要再有任何的一念,不在意其他任何的念。当你真正证得当下这一念如此之美妙,如此之绝对,如此之绝顶,如此之至极的时候啊,哎呀,你这念佛太有劲了,知道吧?
“增上其心,坚固不动。”
“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你们有没有“增上其心,坚固不动”啊?(众:有。)有吗?(众:有。)现在有了。一定要不断地增上其心啊,一定要意识到我们是修行人,我们是解脱者,我们要解脱。我们修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往上走虽然很辛苦,但是绝对是解脱之路。如果不往上走,怎么样啊?就坠入,就退回来了,退回来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啊,一泻千里。哎呀,你这个修行很难达到一合相,你的堕落肯定是一合相,一心不乱,一堕到底。
所以这个堕落,你修行首先要学会啊,别一下子就死定,知道吧?因为你们现在呢,尤其是年轻人,一闹情绪,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管,一堕到底,是不是啊?就像我们行般舟要学会败,实在走不动了,扶一扶,靠一靠,别一下子就当投降派,要会败,知道吧?
这个打仗,要先学会打败仗,打不死才能打赢。你一打,一仗就被打死了,你这还打什么仗?是不是?修行也一样,要学会退。你看啊,不要,不能叫学会堕落,就不要让自己太堕落,明白了没有?这个要学会。那么要学会不断地“增上其心”,“增上其心”啊,这是阿弥陀佛教给你的啊。“增上其心”,要让自己的心不断地强化,要让自己不断地强大,要不断地约束自己,不要不约束自己。知道吧?那么尤其是,我们要学会妄想纷飞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正是死念活念处啊,大功德藏处。对不对?(众:对。)强相续,硬相续,逆相续,死相续,死活相续,不断相续啊,知道吧?这是修行的重点,咱们内部就可以这样提了,对外边不能讲啊。我们自己要把它把握住这个要点,强相续,发愿,强相续,硬相续,逆相续,死相续,死活相续,不断相续,你真敢发这个愿,你就得了无上的利益啊,修行要有股疯劲儿。“增上其心,坚固不动。”
“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他的精进程度啊,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你的精进程度如何啊?圆法师,你的精进程度如何啊?问问自己,经常问问自己,怎么改进一下?怎么更加精进一点?“修行精进,无能逾者。”精进好不好啊?(众:好。)那得自己主动精进,自觉精进,制约自己精进才有用啊,不要到时候老是妄想一合相,堕落一合相,懈怠一合相,习气一合相,整个就是一个六道轮回的奴隶。可不可怜呢?(众:可怜。)所以一定要自己拔出来,好不好?(众:好。)你不拔出来,永远都是一个可怜虫啊。是不是啊?就像那个蛆,如果不从茅坑里出来,怎么挣扎还是一个茅坑,是不是这样?是一样的。
所以你看啊,这里就讲,法藏比丘,首先讲他“修菩萨道”,不要搞别的道,不要做自了汉。“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修到什么程度呢?“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不要做简单的,要做得“与世超异,信解明记”,从信解入手,“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这就是法藏比丘的因地,心地。“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逾者。”
这个时候;
“往诣佛所,顶礼长跪,向佛合掌。”
这个时候,
“即以伽他赞佛,发广大愿。颂曰:”
且听下回分解,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