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出来视师如佛”。这个呢,你们要把这个相和体分开。视师如佛呢,你就得佛的受用,哪怕师父不是佛,你也得的是佛的受用你只有得佛的受用呢,才能成佛。

所以《般舟三昧经》独一无二讲视师如佛,讲得非常的细,非常的具体,非常的多,一再强调,反复强调,不同角度强调。这是因为你一定要得佛受用才能成佛。所以你不要看师父的相,也不要辨别师父是不是佛。因为呢,师父他这个相所承载,这个相背后的体,它是代表如来来传般舟三昧这个法门,这个相背后是这样一个体。这个体呢,是你……如果你受用视师如佛,你就只受用这个体的作用。就像,叫“情人眼里出西施”,你看他越看越好,越看越漂亮,越看心越美,越看心越美滋滋的,特受用,这是你自己的受用。是这个意思啊。

视师如佛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功夫,不是让你在这儿拿把尺子量量师父有没有三十二相,有没有八十种随行好,是哪尊古佛再来啊?哎,不是让你去分别这个、辨别这个。不是说你看“这师父有光,呀,这师父确实是佛”。那你还是在色相上转圈。因为呢,当你只把师父当佛,只受佛的用的时候,当你这个功课圆满的时候,你一直在受佛之用;受佛之用,那么你就能圆满地成就,是这样,是这样啊。

所以,视师如佛是一门功课。你不要拿目光来看,“哎呀,我把他想成佛,为什么要把他想成佛啊?他到底是佛还是不是佛啊?”那么,你这个心很容易往这儿转,心容易在相上打转,那么这个就不得受用。为什么常立大信?何为大信啊?“没有疑惑如毛发许”,连一根头发丝的疑惑都没有。任何怀疑,你得到的是什么受用啊?任何怀疑,得到什么受用啊?得到的是泄气的受用,得到的是反受用。

这一辈子你跟什么人学佛是你前世、前前世、无数世的因缘所决定,不是你随便可以选什么人的,也不是有机缘随便选什么人的。如果你有一个视师如佛的心,你将来一定……就算——我师父跟我讲啊,这是我师父讲的话啊:如果你视师如佛,就算你师父不是佛,就算你拜错了师父,来世,将来你一定能碰到好师父。因为是你视师如佛这个心地的果报,你这个视师如佛的心地,一定能感应道交如佛的师来教授你、成就你、成全你;而你一个测度之心、分辨之心,那么永远你不能得到佛的受用。因为你心不在位,不能感应道交。只有感应道交才能发生无上的妙用,更何况是佛用呢?所以这个分析清楚啊,分析清楚。

尤其是像我们这个啊,我们不是说自认为是般舟僧团,也不是自认为是般舟的代表。实际上来讲,你把所有的护法当成是般舟圣众,你就得般舟圣众之用。因为般舟圣众一定……你看不见,对不对?看不见他是不是不存在呢?不是。那么所有般舟圣众的作用传导,必须通过护法师父来体现,他至少是般舟圣众的一个代表,是不是啊?他一定是代表,对不对?你把他当成代表,你就得代表之用;如果你把他当般舟圣众,你就得般舟圣众之用。是不是啊?你想想看啊,般舟圣众对你们皆共赞誉,皆共拥护,承事供养,瞻视敬仰,思欲相见。是这样来照顾你,这样来帮助你,这样来成就你。

我们的道场是不是这样?对大家赞叹不赞叹?赞叹得高不高?对大家拥护不拥护啊?是不是啊?你看,我们一切项目都不收钱,然后呢,有困难的我们给出路费,有可能的情形下呢,——我们现在因为,我们的演贤大司机太辛苦、太累了,全国就这么几个月的功夫,两三个月的功夫跑了六七万公里。车子最远跑到广州,一个依维柯,南边跑到广州;北边跑到大同,接近内蒙古的地方,零下三十一度的严寒;西边跑到重庆。然后这边徐州,枣庄,东南西北全国各地跑啊,比较辛苦一点啊。演贤没有提意见,我们办公室的成员给我提意见了,师父啊,你慈悲慈悲我们演贤吧。——因为演贤从来没有二话,那是典型的般舟圣众,师父只要讲叫接谁就接谁,没有丝毫二话。一个司机啊,这一个大司机可以从广州开车子开到大同,了得起了不起啊?就一个司机啊。没有任何怨言,自己把老婆带过来,孩子带过来,都是义工啊。你看对你们是不是拥护啊?是不是承事供养啊?承事供养。是不是瞻视敬仰,思欲相见啊?对你们真的当宝贝啊。

我说你们国宝,真的是国宝。我不是今天下午讲了吗?我今天回到办公室我给他们讲,他们都笑。我说确实是啊,这全球这多少国家,一百多个国家,我们现在这几十号出家人,一个国家合不上一个,是不是宝贝啊?都是国宝,确实是这样。所以在他身上就是般舟圣众的一个体现,一个代表。你们也一样,见了师父亲不亲啊?想不想啊?你说师父想不想你们啊?真的像亲人一样想象啊。所以瞻视敬仰,思欲相见,没有任何世俗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啊,真的是一种思欲相见的一种感觉。所以说确实就是般舟圣众的一个缩影,一个代表。如果你有这种受用,那你想想美不美啊?般舟圣众悉在前立,“啧”,在这儿晃呢,呵呵,是不是啊?哎呀,在这儿晃,“哎,又来管我了”,哎呦,是不是啊?他不管是棒喝还是和颜悦色,还是跟你挤鼻子弄眼,哎呦,都是对你(的)一种关爱,对你一种成就。你作般舟圣众想,就得般舟圣众之用,然后就能舍身,就能忘我,就能断我的知见,然后就能全身心地、无条件地、彻头彻尾地投入到般舟之行,你就能得到甚深境界,甚深奥妙,甚深功用。好不好啊?(众:好!掌声)

这都是在做功课,都是在修行,都是在利益你自己。你说不视师长短,也不看般舟圣众长短,也不分辨是非、善恶,不思善、不思恶。然后你只作受用,那么任何垃圾倒不到你身上,任何疑惑都没有。你就只有一心、只有一念,受用之心、受用之念,好不好啊?(众:好)是不是修行啊?(众:是)所以甚深奥妙啊。不要认为,“我把他当般舟圣众?哼!”那好像,“他还没有我高嘞”,那完蛋了。是不是啊?所以这叫懂得受用,懂得用功。

好。阿弥陀佛。

摘自《心行般舟发心发愿之三(古冶)》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