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再回到主题上来,我们归纳一下,修心就是修自己的知见。修自己的知见,知见立知和知见无见的问题。就说修行修这个心,你的心在你的知见里。因为我们有这么多的知见,我们的知见根深蒂固,认为天经地义,所以我们就接受不了佛的知见。因为佛的知见是在这个层面得到的知见,我们的知见是在这个底下得到的这个知见。然后我们接受这个知见,这个知见实际上是接纳不了。如果你不接受这个知见……你没有自己的知见,才能入佛知见,才能入进去,同佛知见,入佛知见,成佛知见,这才能够以佛的知见为我的知见。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这个方向明确了,那么现在接着讲一个核心的要点,叫“端心正念”。“立一念,断诸想”,或者我们叫“一念正”,修的就是这个一念正,修的就是端心正念,就是修的是个正知见。我们这个一念正,将来你们搞一个专题,“端心正念”做一个专题。因为修的就是这个心,转的就是这个知见嘛,那么,我们就要系统地、全面地转换这个知见。

我跟我师父学《金刚经》,学完了以后我就从里面大概总结了八十八条不知道多少条,我就把我那里边转换知见的地方,给它归纳了多少多少条,是这样下来的。然后围绕这么多条,我就发愿,通过发愿的方式来改自己的知见,训练自己的知见,放下原来的五欲六尘的知见,入佛知见,是这样一个过程。这是最直截了当的。

我们在我们的修正过程当中,提供了非常鲜明的、生动的改变知见的种种案例。其实你们就组织专题,每过一个礼拜的时间就组织这个专题,“一念正,端心正念”专题讨论。

讨论的方式是什么?每个人上来讲,你这一个礼拜转了哪些知见?哪一念正了?哪一念有进步了?下个礼拜你准备再往哪方面去转?你是怎么转的?为什么要转?为什么别人转不了?演舍站起来。你看,比如你知道自己通宵了,打瞌睡,有睡意是正常的,你就主动站起来。我老讲有的时候形式大于内容,你不要等到困了以后,你说我闭目养一下神,一养神就过去了。你知道通宵念佛的人要困起来是非常快的,前念还不困,后念马上就能困进去。我说形式大于事实,就是说你要重形式,你把形式抓住了,内容就能抓住;你要失去形式了,内容就没有了。

就像我跟你讲的,我们从这开车到普洱,然后我们从楚雄这儿,从这个中间道插过去,因为要赶过去谈事,所以我们就把佛号拼命念起来,喊喊喊,停都停不下来,到那都不累。回来的时候,没有时间感了,路也熟悉了,路也不赶了,一边走一边聊聊天,聊聊天再提提佛号。走的时候念得开心,回来的时候就不灵了。因为回来的时候专注的力量不够,集中精神的程度不够,形式上重视得不够,结果你想念也念不出来,念不动。

只有开始都重视形式,就像我们一样的,重视般舟的步法,重视般舟的音法,声音、呼吸法,你一丝不苟,你不折不扣,就是你做得过头了,有一点点过头,才能保证你昏沉来不了,一来就破掉,一来就破掉,就差这么一点点。就是说你所面对的困难,就是这么一丁点东西。

就好比像洪水决堤,大坝只要有蚂蚁洞,有一个蚂蚁洞,有一个小洞你就来堵上,总的难度就是一个堵蚂蚁洞的难度,但是你要用什么来补偿呢?见了洞就得堵,见了洞就得堵,不能停,见洞必堵,见洞必须及时补上,必须不折不扣,一丝不苟。你只要这个做得住,这个大堤就能守得住;你这个做不到,你面对的压力就不是这样了,蚂蚁洞就变成老虎洞,你就得抗洪救灾。

那天,我(听)说武汉湖里边的水满了,怎么办呢?说整了是一百个泵,多少个泵,都是这么大口径的泵往外抽水。你比如说堵蚂蚁洞,念佛号就跟堵蚂蚁洞是一样的,其实你只有及时不折不扣,彻头彻尾去做,这个阻力是最小的,是最简单的。但是就是不能偷懒,不能有偷心,不能有懈怠,不能懒惰;只要你不偷心,不懈怠,不懒惰,这个佛号就绝对念成就了。

佛即,我们那天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因为我们怕困,怕累,怕赶不到地方,所以起来,一上车就开始念,我俩就你念一句,我念一句,佛号越念越上瘾,停也停不下来,人家跟我们说话,我们都尽量不搭,搭呢,不行就说句话,(完了)“阿弥陀佛”,紧接着马上就回来,生怕佛号丢了,系心不乱。那就是系心不乱,系念不乱,就“系意勤求,无时暂废”,我们走的时候是做到了,回来的时候是一点都没做到。等到你困意来的时候,你再想提起来佛号,再想这样,这个难度已经增加十倍了。就像我跟你讲,你只要提起心来去做这件事,难度就会降低十倍;你要是不提起心来做这件事,难度就会增加十倍。好比上山,你提着心上山,绝对是最快的。

我就记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带着我姐夫,我姐夫直肠癌刚做完手术,当时按道理应该卧床的,我带着他去拜黛螺顶。因为他是个病人,我知道他不能走快,我就拉着他,我说你就跟我念阿弥陀佛,我们就慢慢走一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们走几步还再歇两声,在那站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结果我们半个小时就走上黛螺顶了,我跟一个病人啊。结果我们那些好人走了多长时间?走了两个半小时。(我俩)就上去了,下山的时候,我跟他说,咱们慢慢下,我们就“阿、弥、陀、佛”,我们最多用二十分钟就从山顶上下来,下去以后在茶房等他们,最长的等了四个半小时,他们才下来。他们一边走一边玩儿,你看看这二十分钟和四个半小时,差别有多大?

我们都不经意当中,错误都是不经意犯下的,心态完全不对。修行修的是个心态问题。“我要做,我必须把这件事情做完”这个心态,“我争取吧,我跟随吧,我试试吧,我只能做一个小时”,你看这(两个)心态差别大不大?心态就是你的心,就是你心的造作。你是什么心态,就造作什么样的果报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讲都是我们心的一个造作。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