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点讲的是一个行字,行持的行。

最近啊,看了一篇孔子的遗言,孔老夫子临死的时候啊,写了一千一百字的遗言,这个遗言呢讲了几句,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什么呢?他说啊,践行者盛,践是实践的践,行者,行是行持的行,行为的行。践行者盛,盛大的盛,炽盛的盛。践行者盛,他把这个行呢,突出到践行,践行者,真实实践,勤恳实践,恭恭敬敬实践、躬行。践行者盛,盛大的意思,它是一个盛大的,具有充足的生命活力的,一直处于一个生命活能状态的盛大的状态,盛,是名为盛,盛大的盛。

践行者盛,空叙者萎。空是空气的空,要写下来啊,你们要写,拿笔写啊,叙,叙述的叙,空叙者萎,萎缩的萎,萎靡不振的萎,草字头,底下一个委员长的委,是萎靡不振,萎缩,萎谢,凋谢,枯萎的这个萎。你看前者是一个极度的生命状态叫盛,后者是一个极度的反作用、反状态叫萎,萎缩的萎,是不是啊?那么践行者盛,空叙者萎。空叙者就是说,你们多闻第一,草草闻法,简单闻法。闻法,空叙者,光说不干的,光说不干的。

那么,践行者盛,空叙者萎。他又讲啊,说真干的人成王,给人出谋划策的人成僚,幕僚的僚,然后呢,他叫行而优则王,就是行为上能取胜的为王,学而优则仕,学得好的,学问好的是做幕僚,说做幕僚者虽有锦衣玉食,王就不讲了,王就是这个普天之下皆为王土,百姓皆为王所有,这是王。我们就,王就不讲了。那么这个学而优则仕,那个幕僚呢,虽有锦衣玉食,锦绣的锦,锦衣,衣服的衣,锦衣玉食,虽然待遇很好,但是要有四个字,仰人鼻息,仰人鼻息啊。鼻子的鼻,呼吸的吸,不是,是那个休息的息,休息的息,要仰人鼻息。你学问再好,最多就是一个幕僚,一个参谋,然后呢,最多有锦衣玉食,但是要仰人鼻息。他说算而优,会计算的,会争利的,会算计这个利益的,算而优则商,商人呢,算而优则商。当然说还有一种迷迷糊糊的,也不行为,这种人真的是愚痴凡夫。

那我们就讲啊,这个行持很重要,这个行持呢,孔子比喻做是什么呢?叫利剑,利剑,那么幕僚呢,会说的不练的他比喻成什么?那叫锋舌,舌头啊锋舌,雷锋的锋,锋利的锋,锋利的锋啊,雷锋的锋,锋舌,就是说这个舌头啊,好比是利剑,说这个出家人啊,说这个三寸不烂之舌,这个舌头好比是利剑,说锋舌安与利剑比乎?锋舌能不能给利剑比啊?比不了。所以你们光说不练就是锋舌,那真干的人叫利剑,我觉得他这个比喻非常好。锋舌安与利剑比乎?跟利剑不能比。孔子辛苦了一辈子,最后总结出这么几条来,他说一定要真干,真正地实践,真正地实践。那么空叙者萎,践行者盛。那么大家你们想想看你们念佛的状态,或者大家普遍念佛的状态,属于践行者的多啊 ,还是属于空叙者的多啊?都是空叙者,是不是啊?念一会儿就不念了,念一会儿就不念了。

这次碰到有个居士读了三千部《无量寿经》,那么念佛怎么样?带着念佛晚上就现业相了,这也是表法的。“师父,坐一下不行吗?干嘛这么累呀?坐一会儿嘛!”我说阿弥陀佛现在来接你,走不走?“那我先坐一会儿再走,太累了,先坐一会儿再走。”这是真实的故事啊。

你想想看,你累的时候那个心,是先念累还是先念佛啊?你是先念累了,是不是啊?你是讨价还价,先念累,他最后真这么讲的,我说阿弥陀佛来接你怎么样,接我也等会儿,让我歇会儿再走,真实的呀。你想想看,念了三千部《无量寿经》啊,一会儿他说,我的心啊不诚啊,我又念困、又念累、还念坐、还念歇会儿,还念不耐烦,我哪是真心啊?我哪是一心啊?不是真心,不是一心,是不是啊?所以这个就讲呢,我们都属于空叙者呀。他说师父,我现在念佛念不进去,因为念佛觉得心散乱呐,祖师大德讲了,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枉然。他说我就诵经,诵经的时候不敢打妄想;我就拜佛,拜佛的时候呢,我呢,因为拜佛他要计数啊,三千拜、五千拜、八千拜、一万拜,多少拜,他要计数,所以他就在那拜,那么你们想想看,这一辈子就等于回避念佛,用念经和拜佛来回避持名念佛。

其实你们现在应该明白,最能坚持的、最容易平衡的是什么?经行念佛,走着念佛,是不是啊?坐着念佛很容易睡着,很容易睡着,所以走着念佛比较容易平衡,比较容易持久,所以走着念佛非常重要,经行念佛。那么极乐世界的菩萨干什么?也在经行念佛。那么我们讲,所有大菩萨基本上都是以经行为主,经行为主。那么给《妙法莲华经》最对症的菩萨是药王菩萨,药王菩萨呢,是经行,常年经行,闻到《法华经》之后啊,就念佛经行一万两千岁,满一万两千岁,昼夜不休息,经行念佛,药王菩萨是经行的,是常立三昧。


摘自《外和内和1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