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条啊,大家一定要把别人当好人,不要把别人当坏人。你要把别人当好人呢,你这个关系就很容易相处;你要把别人当坏人呢,就非常伤人,就会非常烦恼。这个就是说要与人为善,不要把人都想到恶里边去。你把人往好里去想,自己有出路;你把别人往坏里去想,自己生烦恼啊。是不是啊?其实啊,人要学会吃亏。能吃亏的人心里不受委屈呀,不能吃亏的人心里就委屈得不得了。要学会吃亏。大家都有一个不想吃亏的心,所以相处的时候啊,都没有智慧。
释迦牟尼佛用天眼观之,说你们这些人哪,互为六亲眷属,又互相争斗、杀戮。大慈大悲悯众生啊,是不是悲悯众生啊?你们想想看,这无始劫以来,你有多少六亲眷属啊?至少是几千万、上亿,对不对?你这辈子能碰到几个人呀?能不能碰到几千万?能不能碰到上亿的人啊?跟你打交道的,无缘不聚呀,你们有缘没缘啊?互为六亲眷属。这辈子我是你爸爸,下辈子你是我爸爸。这男的女的也是在变哪,过去世我就是我们这里的某位徒弟的妈妈,我也当过女的呀,正常现象,互为六亲眷属。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知道,你和他有什么亲属关系,会不会觉得亲啊?会的,是吧?其实你那是什么呢?你是相上受用,不是心上受用。如果心上受用,你知道不知道所有跟你见面的人都是你的六亲眷属?其实,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六亲眷属。我就讲嘛,你至少过了有一亿辈子,对不对?哪一辈子你没爹?哪一辈子你没娘?哪一辈子你没爷爷?哪一辈子你没姥姥?就算你没有儿子,就算你没有结婚,也有四个,是不是啊?四个就四亿。就算有重复,去掉还有一亿,再重复也得有一千万吧?你这一辈子能见到一千万人吗?见不到啊。所以,释迦牟尼佛天眼观之呀,你们这个那个、那个这个,哎呀,自己人跟自己人打架,自己人跟自己人瞧不起,冤不冤哪?是不是悲剧呀?大慈大悲悯众生哪!那么,我们这些人就更不得了了。你说你们都共同修般舟三昧的,搞得你看我不起,我瞧你不对,你说冤不冤哪?冤死了,你这是冤大头哪!《般舟三昧经》上讲,能听到般舟三昧的人,都曾于百千万亿佛所,甚或无量百千佛所种过善根啊!你看你们这些在百千万亿佛所种过善根的人聚在一起,这个主流、这个主旋律难不难哪?太难得啦,太珍贵啦,太珍贵啦!
咱们说不好听的,共修的时候,你们喜不喜欢有善根深厚的人跟你在一起共修啊?(大众:喜欢)这样的善根深厚的人难不难求啊?(大众:难求)难求啊。那这样善根深厚的人可不可能有个性啊?那人多的时候,总有你喜欢的、不喜欢的。如果被你不喜欢的人给绊住了,你值不值啊?太不值了。为什么要六和敬?你们想想看,你们都是修般舟三昧的,都在百千万亿佛所种过善根,都这一辈子要成就,你看这个共同叠加的部分,大家共同的部分,难不难得呀?过去你们在一起同学三年,你就稀罕得不得了。你们现在,我说不好听的,你同学三年,你们在一起有几天哪?晚上在一起有几天哪?在一个桌上吃饭有几天哪?你说我们在一起亲不亲啊?(大众:亲)白天在一起念,黑夜在一起念,天天都在一起,那比世间的同学、朋友、夫妻,都要亲近多了,是不是?就像你们好多女众,表面上是你老公,有几天跟你在一起呀?整天天上飞呀飞呀,有几天在一起?没几天,是不是呀?所以你要知道,我们在一起是多么的殊胜,多么的难得,多么的亲啊!所以你能看透这一点,“如是我闻”,你就不生烦恼了,你就有宽容心了,就有慈悲心了,就不挑任何人毛病了,就真正六和敬了。好不好?(大众:好)
好,就是讲这是常精进,经常的“常”,常精进。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度、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环境,都保持一种勇猛精进的状态,叫常精进。常精进到什么程度呢?不休息的程度。就是说不断地强化,不断地强化,不休息,相续不断,这样一个要求去做。其实,你只要宽容了别人,你美不美呀?你就不生烦恼;你宽容了别人,给别人正能量,别人给你也正能量。实际上来讲,求同存异。“求同存异”这个词应该倒过来讲——“存异求同”,存了异才能找到同。那求同存异,求的是同,往往找到的是异,是不是这个道理呀?所以你要宽容别人,要有胸怀,要有心量,宽容别人。而且,你要想想看啊,我们在一起共修几百人,将来几千人、几万人,这个林子大了,什么鸟没有啊?你只有能容纳所有的鸟,你才能成为一个树林;只有能容纳所有的水,你才能成为海洋。要不要作海洋啊?就是这个道理啊。
所以说,我们彼此之间要团结,要友爱,要把别人往好处想。其实,别人的好才跟你有关系,别人坏跟你有关系没关系呀?是你硬扯关系。别人的坏真的和你没有关系,是你生拉硬扯要有关系。别人好才和你有关系,是不是啊?所以,只看别人的优点,只感恩别人的优点,只学习别人的优点,这是我们和敬相处的一个核心的要点。大家在一起多么的不容易呀!要爱护每一个人,要真诚地爱,深深地爱,要理解、要体谅啊。这样的话呢,才能圆满自己的功德,才能给别人正能量。
好,这是讲的我们常精进,平时的精进,包括吃饭,包括睡觉。睡觉,一定要训练自己,首先要训练自己一觉醒。不管什么时候睡觉,躺下就入睡,醒了就起床,不要黏糊。一有黏糊的心,就开始懒散,就开始放逸,就开始懈怠。所以,首先要修炼一觉醒。其次,要训练一觉醒的时间越来越少,从四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你这睡觉如果能训练到一觉醒一个小时,你就可以开始练不倒单,然后就以坐代睡。
因为坐的时候,就是我们要转变传统的知见。休息,你认为躺在那儿才叫休息,其实坐在那儿也叫休息。坐在那儿如果能端心正念,尤其是双盘坐,人的气息、经脉的流动在双盘的情况下是最佳的。但是,在你的经络打通之前,经行状态是最佳的;你经络打通之后,当你万籁俱静,断绝一切外缘的时候,那个时候双盘是非常漂亮的,咱们不讲后边的事。但是我讲这句话啊,你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对你而言,经行状态是最佳的,不要去求打坐,打坐不行的。
那么“一坐觉”开始,你如果能一觉醒达到一小时以内的水平,就可以训练“一坐觉”。那么这四个小时休息的时间之内,从十点钟到早晨两点钟,晚上二十二点到早晨两点这四个小时当中,允许你坐,“一坐觉”,有三次“一坐觉”的机会,坐在那儿。“一坐觉”是改变你生命能量、生命状态的最佳的一个机会,你能不能破除睡盖就从这个地方开始。
那么,你要认识到这个坐,是比躺着更好的休息的恢复能量的方式。然后,你要端心正念、一丝不苟地去坐,然后你严格地按照“一坐觉”的方式来操作:坐在这儿,端心正念坐下来,腰要直、身体要正、心态要平和,然后通身要柔软和顺,然后深呼吸,呼吸深长、均匀、缓慢,然后随着这个呼吸,随这个息,随它,随息。实际上,每一声呼、每一声吸都是阿弥陀佛。然后再观想,这个呼吸由内而外,一层一层展开,小而无内,大而无外,周遍虚空,尽遍法界,一层一层向外扩展,扩展到就像广播电台那个(电波一样),“嗒”散出去,“嗒”收进来,那么呼吸和法界连为一体,呼吸的节奏和法界内在的节奏相融和、相共振,微妙的共振、柔软的共振、内在的相融、内在的共振,无不相容、无不共振。然后呢,就再这样,绝不偷懒。腰要正、要直,腹要收,心要和,气要顺,身体要中正,然后这样念,一呼一吸、一呼一吸,很简单。你第一次要求自己先坐两分钟之内,彻头彻尾地不要偷懒;两分钟之后,再要求自己坐两分钟;两分钟之后,再要求自己坐两分钟;然后受不了了,再坚持最后一个两分钟;又受不了了,再增加一点点。其实呢,如是不用超过五次,你的坐就能相续半小时以上。
我以前经常呢,我稀里糊涂数数啊,我往往数不到一百个数,结果六个半小时就过去了。当然,我不是说我六个半小时之内只呼吸了一百次,不是。你的感受就像你还没数完一百个数呢,到点了,六个多小时过去了,心非常清静、非常明白。这是能量交换的一个极好的方式,因为清净啊。尤其是你能体会这种内在的共融和共振的时候,这种能量的交换极其有效、极其过瘾、极其顶事、极其高效。这样你去做,如果你能确实做到无想,不太想事的话,只是观呼吸、随呼吸的话,你很快应该可以入定。
一入定,在入了定之后,突然醒过来,感觉到非常清醒的时候,不要贪图这种清醒的、舒服的感受。因为这“一坐觉”这个“坐”,是辅助你修行的一个方式,不是去求坐。这个坐是让你做到放而不逸、懈而不怠,是给你起一个缓冲的作用,不是让你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是享受来了。所以“一坐觉”,坐好,大家起来,这样的话呢,那些懈怠的力量还没开始产生,也没开始成长,也没开始壮大,但是已经起到放松的作用。如果你不去受用这个坐得舒服,那么你站起来,就会体会到放而不逸、懈而不怠的快乐。就像我刚才站了一小时四十分钟,突然坐下来,还是很舒服。如果贪图这种坐的感受,坐了就不想起来了,越坐越不想起来,越坐越起不来。坐那么一会儿,我一起来,因为毕竟来讲,站在这儿气血底下,它没有放松,脚一直是一个紧张的状态,你这么坐一下,脚就放松了。放松了以后起来,它这个气血马上就不一样,感觉就不一样啊,就放而不逸、懈而不怠。其实,刚才我也没想这个脚紧张不紧张,可是一坐在这儿,才知道那个脚是一个紧张的状态。你一缓冲,我就再站几个小时也没有关系,就会产生这种“哎呦,我刚才站了那么久,现在再站也没有关系”,这种轻松感就出来了。所以就讲这个什么呢?“一坐觉”,这个开始坐的时候啊,懈怠还没有生出来,那么如果你有一个贪图坐的感受的心,那么你这个“坐”就麻烦了,就会演化成越来越不满足,就会滋生出要睡觉的想法,等等等等。这个就既让你坐,让你缓冲,让你有一个缓冲,让你有一个调剂,又不增长你的懈怠心、懒惰心和亏欠的心。“一坐觉”的法则是这个法则,所以要训练“一坐觉”。
那么“一坐觉”,你如果心态平和的话,基本上来讲啊,开始的时候如果你坐得好,你能一坐就坐三四个小时。那当然,这一坐三四个小时,清清明明、明明白白,坐这三四个小时通身很柔软、很温暖、很平和,就像春天的太阳那样暖洋洋的,身体内外散发着这种柔和的力量、醇和的力量、温暖的力量,那么这“一坐觉”就非常缓冲了。
这“一坐觉”再练下去,你能有的时候一坐坐四个小时。再以后,你有一个条件,要求自己不要坐那么久,逐渐能做到坐上一个小时,有坐四个小时的效果;再发展到坐半个小时就有四个小时的效果;再发展到坐十分钟就有坐四个小时的效果;再发展到就不需要坐了,就可以练常立三昧了。是有这样的一个次第,那么,这是比较容易过渡的。当你把这个心地都做得这样圆满与完整的时候,就可以练常立三昧。
尤其是你能够把这个声音唱圆满了、唱相续了,那么,这个恢复的力量就不需要恢复。因为你看啊,其实你们想想看啊,在练常立三昧的时候,有没有休息?你看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其实应该放这么慢的调,你去跟这个节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注意啊,每一个节奏都非常充分,每一个节奏都非常自在,每一个节奏都展现圆满,每一个节奏都有等待、都有休息,是不是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是一种。还有一种,“即字诀”是最好的,你看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慌不忙。就是说,这个声音是很短暂的,但是节奏、呼吸是充分展开的,游刃有余的,没有丝毫的不圆满的地方,就是这样啊。其实,你每一念的时候,都有休息的成分在里边,当下在精进,当下也在休息。
你看啊,这个提起来,不是把身体提起来多高,是把这个呼吸,把这个身体带起来,头往上领,呼吸往上领,脚往上提。“阿”,你看,就这么提起来这么一个力量,而且提起来而已,不是提多高,不是提多满。“阿弥陀佛”,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提起来,用一点点力,“阿”,放下,顺带用一点点力。放下的时候不着力,就像那个打桩机,用力的时候是把它提起来,下来的时候需不需要另外用力量啊?到地下的时候,它接触地面的时候和地面撞击,就是这样。这自由落体开始是慢的,到最后才快。这就是提起来,放下;提起来,放下。你仔细分析这里边,哎呀,具有充分的休息。
所以,如果你们有一天,最后体会到大家都不想休息,就想念,就想跟着节奏念,就想这样都悠悠地、悠哉悠哉地去念,就想这样跟着去念,如果做到这一点,那你的心理的条件已经具足了——没有一个想要休息的心,没有一个没休息就有亏欠的心,没有一个等待休息的心;只有一个法喜充满的心,只有一个感恩的心——哎呀,感恩哪,这个法这么好;感恩哪,我又休息了;感恩哪,我这个能量在不断地、充分地储备当中。
这个就训练“一坐觉”,再训练“不倒单”。其实,一切的根源,在于训练你步法内部的每一个细节。
最近我在外边讲课,给他们开示的时候,给他们举的最多的是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讲什么呢?王羲之写字的例子。王羲之写字,开始练字的功夫,比你们高多少倍呀?你跟王羲之不同的地方在于,王羲之练字练得把一个池子的水洗墨水都洗成黑的,你有没有啊?没有。就是他基本功练得特别特别到位,你是特别特别不到位,是不是这样?那么我再问,王羲之以后写字,和你以后写字有什么不同啊?他写得好是好,那写得好是结果。他写的时候也写横竖撇捺折,你是不是也写横竖撇捺折?你比他少用功夫了没有,少用劲了没有啊?既没少用劲儿,也没少占地方,也没少费力气,是不是呀?你也不可能少一笔画,也不可能多一笔画,你也不可能少占地方。可是人家是王羲之,你不是王羲之;人家的字人人敬仰,你呢,这一辈子白花力气,谁也不赞成。是不是这个道理呀?你看你亏不亏呀?可见,当时基本功多花多少力量都值,是不是呀?而且那个时候,就那么一段时间花了力气,以后并没有花力气;你们那段时间少花力气,以后花多少力气都没用,还是写得不好看,是不是啊?那亏不亏呀?亏大了!
闭关也一样,你明白了吧?每一个基本功,它的步法、它的心法、它的呼吸之法、它的音声之法、它的身体提升之法,你做得越微细、越微妙、越严肃、越认真、越一丝不苟,未来越得大受用,越省劲儿。所以,这个基本功要用好,要用足。你们以后要会给人家讲这个例子啊,这是最典型一个例子。你想想亏不亏呀?我也没少写一横,也没少写一撇,但是写得就不如人家。那现实当中有名的王羲之只有一个,没俩。到极乐世界呢,没有名额限制,谁念好了谁能去,对不对?极乐世界的菩萨写字都一样漂亮,都一样相好庄严,是不是啊?所以,那个地方是没有名额限制的,这个现实生活有名额限制。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基本功练得最好,同生极乐国,好不好啊?这是一个例子,非常典型啊。
第二个例子,我就老讲烧开水的三段事。第一段,水烧上没动静;第二段,变响;第三段,烧开。第一段,没动静,我们说在没有动静的时候,这个水有没有在加温啊?有在加温。那么这个水呀,你看看,没有动静的时候,水的温度在不在提升啊?它提升的能力和最后提升的能力是不是一样的?是一样的。所不一样的是初始点不一样: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冰的水,它在加热这个冰的水;那冰的水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才加这个温的水;温的水加热到一定程度,再烧这个开的水。但是,这个火对这个水的作用力是一样的,只不过水所处的状态不一样。明白了没有?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水没有响声的时候,你有耐心在这儿烧吗?我们大家老是要以响水、以开水才能受用,如果这个水没动静,你能不能受用?你要知道受用,心上受用。换句话说,你要有足够的耐心把这个水烧响、烧开,不要等这个水没有烧响的时候你就跑了。越是没响声的时候怎么样啊?越应该什么?越应该坚持,不是去搞插曲,知道了吧?我们的人就是这样,没念一个小时跑了,没念多久跑掉了。这水还没响,人就跑了,找个机会再把它弄响吧。你看,这个比喻非常有意思。
如果再形象的比喻,就是讲那个凸透镜。拿张纸放到太阳底下,凸透镜照上去,这个纸开始没有反应,再后来变成一张热的纸,再后来变成一张燃烧的纸。其实,凸透镜对这个纸的作用力有没有变化啊?没有变化。那么,你要对凸透镜对这个纸燃烧有信心。你对凸透镜对这个纸加热的能力没有信心,如果你能转化成对凸透镜对纸的加热能力有信心,而不是这个纸烧着了有信心,受用就不一样了,知道吧?也就是说,这一声佛号加在你身上,你现在没有感觉,有没有作用啊?这个作用和你有感觉的时候作用一样不一样啊?你要受用这个一样的作用力。所以,一定要让自己佛号相续不断,坚决不要等没反应的时候人就跑掉。
这就讲的这些例子,这些例子挺有意思啊。祝愿大家真正地勇猛精进,真正地坚持到底,真正地相续不断,真正地“如是我闻”,真正地心上受用,让心来做主,不要跟着感受跑。好不好?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