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看大家行法的状态,每一个人可以扪心自问,自己的行法的恭敬心如何,每一步、每一声、每一时间对得起你的祖先否?对得起你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六亲眷属,所有有缘众生否?对得起佛的恩情否?一切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恭敬,认真,细致,严格,微细,深入,向内求而获得。
所以昨天我看大家行法不是会和不会的问题,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的问题。比如说这个有睡的心和没睡的心,你自问一下,或者说因为通宵念佛呢,首先是一个想休息的心,是一个妄心,而这个心呢,它会自己做不了主,反复出现,不断出现,那么这个心你怎么度它?你能度它到什么样的程度?你有偷心吗?你至诚恭敬了吗?你至诚微细了吗?其实修行也是向内求,向内求啊,你所学的东西,你所知道的东西做到了几分?如果做到的问题解决不了,你啊学多久都没有用,都没有大用,没有深用,你闭关闭多久都不能得甚深妙用。
再次感恩阿弥陀佛本师释迦牟尼佛威神加持,大慈大悲,让我们能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来至诚认真学习和实践这部伟大的经典。在末法的时候呢,也会独留此经。所以这部经典呢,就怕我们不恭敬,就怕我们不细致,就怕我们不耐心,我们学不到东西。如果我们具足足够的恭敬,具足难值难遇的心,具足渴求,认真细致,只管受用,不要管疑惑,把自己的疑惑心要打住。《无量寿经》讲众生的迷惑,众生的业障,最重要的也是这个疑惑心,所以我们在学这部经典的时候,也要降伏自己的疑惑心,把一切的疑惑放下来。我们这个疑惑的心爱疑的心存疑惑的心,就像草原上的一匹烈马,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我们已习以为常,还很自以为是。
我们要以至诚恳切的心来恭敬地学习和细致地实践这部经典。学习这部经典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任务,我们首先采取比较概略的方式,来学习总体的轮廓。
那么在学总体的轮廓的时候,我们其中前半部,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这部《无量寿经》,认真细致恭敬地学习法藏比丘的因地,就是阿弥陀佛的前生,阿弥陀佛是怎么修行的,我们要烂熟于心。通过阿弥陀佛的修行来指导我们的修行;通过阿弥陀佛的修行、阿弥陀佛的发愿、阿弥陀佛构建的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给我们设计的道路,对我们的愿望、对我们的要求,来仔细地体会、体证阿弥陀佛的心地,让我们的心和阿弥陀佛的心紧紧地融为一体。也就是说我们学习《无量寿经》,是入到阿弥陀佛的心里边去,是入到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心里边去。因为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所共称叹,所以也是一切诸佛的心地,我们入到阿弥陀佛的心,也就等于入到了释迦牟尼佛的心,也就等于入到了一切诸佛菩萨的心里边去。
念佛是心地法门,要改我们的心。而要清洗我们心灵的污垢,改我们的心,最直接的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方法是学习这部《无量寿经》。这部《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特别宣说、重点宣说、反复宣说、不断宣说的一部大乘经典,究竟了义的经典。也可以说是经中之王,《华严经》的依归处也可以说《无量寿经》是中本的《华严经》,那么《阿弥陀经》是小本的《华严经》,这是一部大乘究竟了义的一部经典。所以我们学习这部经,就等于去了解体会融通和融入阿弥陀佛的心地。
那么修行一直以来,大家念佛归念佛,学习归学习,和阿弥陀佛其实是挂不上钩的,所谓看不见、摸不着。用世俗的语言上来讲叫“挂不上钩”,用我们修行的语言来讲,我们叫入不了佛的心啊。所以问题的症结不在于阿弥陀佛不在我们心里边,是我们的心啊,不在阿弥陀佛的心里边。因为我们的心太欢喜五欲六尘,无时无刻不被占领,不被染著,所以虽然阿弥陀佛慈悲,想接引我们,想尽一切的办法,虽然阿弥陀佛的心为我们永远敞开,但是我们进不去,甚至不想进去。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