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律:然后我现在在基本功方面有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就是碰到一些瓶颈,是什么样呢?我现在呢,就是首先念佛是呼吸做主的,然后我节奏感天生不是太好,我现在就行法既加不了力也减不了力,就只能就是我用多少力完全由我的呼吸来操控,但是呢,因为我提有问题,我这个步伐提呀,他是左边,要么左边提,要么右边提,要么前面,要么后面。我以前学过《道德经》,然后养成顺其自然的那种习惯,我念一下给师父看看,就是有一些问题。“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现在遇到什么样一个问题呢?第一就是像很多人,哎呀,我的提有问题,我提得也不直也不整,而且就是他不是腰这个地方,就是偶尔我能体会到,就是腰提起来那种感觉,他也不是腰提起来。可能就偏胯这个地方,所以说就这个提有问题,不是整体提起来。所以说现在,他就会出现昏沉,因为提有问题,他踏就有问题,就行行行行就会昏沉。昏沉他就是有,他行行就会有,现在他那个力道啊,力道也不能降低,就是说我睡着了,我那个声音都不会停,好几次了。有时候昏沉啊,昏到自己都睡着了,等我醒了,发现脚还在踏,声音还在念,就是因为他那个力道也减轻不了,减轻了之后他这个呼吸就喘不上。所以说,他又昏,我又没法加更多的力,加不了力,加多了气就喘不过来,减力也不可能,所以我念佛就是,昏是昏,然后但怎么昏那个声音都有,所以有几次睡着了,我发现它怎么都不会停,但是就是昏,所以我这个提的问题解决不掉,就是怎么样提起来,我需要做什么样一个刻意的训练吗?还是就是这样顺其自然让它增长……

师父:好,我说一下,一个一个说,先说最后一个问题。提,用呼吸来提,叫收腹、提气、带身,是呼吸把身体带起来,身体不会左右晃。你现在呢,外动多于内动,提的时候不是呼吸提,你还是身体在提,用脚提,左右提。要呼吸提,呼吸带起来,自然而然带起来,跟着呼吸走,跟着自然的呼吸走,收腹提气,身体提起来、踏下,提起来、踏下,自然而然。那么,这是第一。

第二呢,你刚才总结这个百分之百法则就是我们讲的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一丝不苟,不折不扣。用当时劲的百分之一百。那么百分之百当中一种用的是明劲,一种用的是暗劲。明劲呢,就是你刚开始表现的那个特点,只是用的是明劲,所以提起来,全部身心踏下去,这是用的是明劲。暗劲是什么呢?就大声喊悄悄话,就是你说的用百分之八十的力气,敛字诀,用的是暗劲,暗劲的百分之一百,“阿——弥——陀——佛——”;明劲就是“阿——弥——陀——佛”,这就是明劲。用的是暗劲,明暗可以结合,有力气的时候你就明着用,力气不足的时候你就暗着用。

气为什么会衰竭呢?他这个体会非常重要。你不要管衰竭不衰竭,只管踏,要以踏带喊,心跟脚,踏多大力气,跟多大力气,喊多大力气;而不是急躁地喊,往高里喊。急躁地喊,往高里喊,气会耗竭。如果是以踏带喊,踏多大劲,用多大劲,这喊的力气,不追求最大,以踏带喊,“阿——弥——陀——佛”,就是以踏带喊。“阿——弥——陀——佛”,这就是急着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用的这个百分之百劲儿,用的是暗劲,不是用的明劲。

然后呢是呼吸,呼吸起来,“阿”,是呼吸下来多大劲就用多大劲,“阿”,你就体会啊,呼吸的这个不急不躁的劲儿,把呼吸放下来,“阿、阿、阿”,是呼吸带起的这个劲,随着呼吸的劲儿,是这个意思啊。

那么,他前面讲,这个修行一定不能急躁精进,修行不是修断食。他给你们提供一个生动的一个……开始三顿饭、两顿饭、一顿饭、半顿饭、四分之一饭,一个馒头、半个馒头、四分之一馒头,到最后发现断食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说,你们修行,修般舟啊,偶尔体验一下断食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经常练断食。经常练断食断气,这个会伤身体的,会伤气的。这个身体呢,它是我们成就道业的道器,既不要过分爱护,也不要过分损害。明白了没有?不要穷造,也不要穷养。穷造穷养都是两个极端,都不对。

那么念佛一定要心跟着这个脚,你开始念高音的时候心不跟脚,心在脚前面,心领着脚,就越领越累,越领越耗气,气被耗光,是吧?(演律:是)不能心领脚,不对的。心跟脚,心从容不迫地跟脚,心用暗劲或者用明劲的百分之八十,大声喊悄悄话,“阿-”用这个劲,明白吗?一定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这个全力用的是暗力的全力,不是明力的全力,一定要认真细致。

然后这个力呢,用呼吸把身体带起来,就不会左右晃,身体把气带起来,也不要耸肩。“阿——弥——陀——佛”,一定不晃。随着呼吸的节奏,“阿弥陀佛”,这还有点大声啊。“阿弥陀佛”,就不会累明白了吧?所以是气把这个声音带出来,是这个气,风过铃响,铃不得不响,不是铃自己响,更不是铃拼命地自己响,风过铃响。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