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就讲要靠法水来浇灌,当你对法水产生深厚兴趣的时候,当你如饮甘露的时候,对这个法,当你真正对法产生兴趣,不急不躁的时候,——我最近这几天在阅佛经,阅佛经呢,最后我就想,我们搞般舟三昧,搞念佛,德云比丘,又翻译成功德云比丘,两个翻法不一样,是《五十三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一参,说般舟三昧或者叫念佛三昧。德云比丘或者叫功德云比丘有二十多个念佛法门,我就关心这德云比丘他的二十多个念佛法门是什么东东,我就去看。一看《善财五十三参》参的都是善知识,那我就看这善财怎么参这五十三参。因为最近呢,我在研读一下,我这搞般舟三昧搞了十年了,那么搞了十年之后我就再看看楞严法门、法华法门、华严法门以及种种法门,我就去研究一下。哦,看到精彩处,自己鼓掌,自己在那儿欢喜雀跃。那么基本上两万字的一篇,我基本上一天的时间吧,一天一夜的时间可以研读完,可以体证,可以修证吧,体会其中的境界,把它融会贯通。

我就一直在搞小部头,包括《维摩诘经》、《圆觉经》,那么后来一下进入了《五十三参》,那我也参进去了。这五十三参呢,我一看这《华严经》有多少字啊?六十五万字。不是两万字,是六十五万字。那么我惦着大家,老想尽快地把读经的任务、体证的任务早点完成,好出来带领大家。所以一看这六十五万字啊,说句实在话,我对这《华严经》是非常欢喜,可是呢一看这六十五万字我就挠头,六十五万字要按照我这个进度得读三十天,三十日夜。我闭关的时间性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性啊,所以《华严经》我一直就没介入。《法华经》有六万多字,啃了啃,《楞严经》也有七八万字,也啃了一啃。可是《华严经》六十多万字,还是够劲。结果我从《五十三参》就进入了,这一进入就不能收拾了,哦哟,就像搞旅游一样,看了一个地方还想看另外一个地方,这五十三个地方都不想落下来,所以在来之前,还在里边看哪,还在里边游呢,非常起劲儿。因为它讲啊讲得非常细,我们讲大慈悲心,讲慈悲心,我们只是有一个慈悲心的念,有一个大慈大悲的念,那么怎么样大慈大悲,大慈大悲体现在哪儿呢?怎么发慈悲心呢?哦,这上面讲发慈悲心,我就给它总结归纳,当发十种心,它有丰富的内涵,都有实证的境界,有丰富的内涵,有实证的层次,有实证的境界,有实证的效果。诶,所以这样一看呢,就不能收拾。哎呀,我说管它看多少天呢,就一点一点看,开始呢,我看的方法是这样,把它通读一遍,欢喜雀跃,然后把自己得到共振的地方用特殊的符号标出来,然后回过头来再把有共振、有受用的地方用自己的话把它写出来,融会贯通列出来,然后再看,反复体证几遍,反复给它融进来,融到我们这个念佛法门里边来,融到这个般舟三昧里边来,开始是这样做。先通读然后再重点读,然后再重点写,然后再重点地翻译,然后再重点地把点对点融通起来。是这样。

那么现在看到《五十三参》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们别去看啊,为什么呢?你们要一门深入,你要是到处看,你就看乱了,因为你实证没有到这个境界。所以修行不要乱看书,乱看最后看自己什么也不是,那我是讲这里边学习的道理。那么开始的时候呢,我喜欢通览,通览完了以后再喜欢重点消化。那这次《五十三参》我一看看进去了,我说管它重点不重点,看一口吃一口,吃一口再看一口,慢慢吃慢慢看,不着急。是这样。所以结果呢,本来在用电脑的时候呢,这两万字的文章呢,电脑反应非常快,你给它标重点,变成黑体字,变成荧光字,变成重点句,这都很容易。可是《华严经》一打开啊,它六十五万字,它就比两万字的文章要复杂三十倍,所以它就老卡。怎么办呢?我就“叭”,《华严经》不是八十华严嘛,我就把两品华严给它复制过来,看一篇文章慢慢吃,吃完了再去取两万字,再慢慢吃,再去取两万字。哎哟,这老有东西吃,很好啊,不着急啊,所以最后变成一个不急不躁心,看到哪儿,消化到哪儿,美到哪儿,慢慢看,慢慢消化,慢慢洗涤自己的心灵,慢慢改正自己的知见,逐渐地这叫入佛知见,悟佛知见,开佛知见,是佛知见。这样把知见通通地融到自己的心里边去,把自己的知见海彻底地转一转,法水要慢慢地浇灌,“春雨细无声”啊,“润物细无声”啊,这个才有意思,狂风暴雨没有意义。

所以我们修行,学法要不急不躁。要在细处、微细处、深入处去体会,所以修行你不要猎奇的心来学习。如果你是个猎奇的心、浅尝即止的心,你们现在,就是新来的人啊,有一个猎奇的心来听,听热闹。听的是热闹,得到的是感知,要付诸实践差得很远。我们以前的学习基本上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听的是热闹,深入不进去。修行比谁修得细,比谁修得深,比谁修得久,知道吧。比谁修得细,比谁修得深,比谁修得久,比谁能有定力,长时在此坚持、安住、安立心,不是别的,修行是这样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