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叫你大力踏,为什么叫你大力踏?为什么强调大力踏?你不大力踏,你找不到味道。因为你没有做到过位。做到位了,才能明了气脉运行的线路。要做到位了才可以,没做到位永远是软的、。要做到位。做到位,然后你就得意而忘形。那么,形到位,意到位,才是真的到位。意到位,形到位,形意是一合相。“阿!”这就到位了。但是呢,平时不用这样到位,只要“得意忘形”就行了,“阿、弥-陀、佛”,就可以了,知道吧?不用这样,“阿!弥-陀!佛!”不用这样(使劲)唱,这样太累了,知道吧?这样偶尔唱两嗓子唱几嗓子可以,一天到晚这样唱,那没神经也要唱出神经来了。

这个步法只是为我们念佛——全身心念佛服务的,不是要完成步法,是这个意思,它是个手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呀,你要体会一个,就看样子是轻飘飘地砸下去,其实是实实在在地夯下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你看我那个脚只是轻轻地往下踏一下,但是整个气脉都在(振动),“阿!”它这个气脉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看我的脚,将起将不起,若即若离。好像我起了,其实还没起,将起未起,或者起了一点点,“阿!”,就把这个气就给弄出来了。

“阿!弥!陀!佛!”你要体会啊,最奥妙的地方在哪里?你等于是啊,你用意观照自己的气提起来,身体提起来但是不是提起来最大,是提起来最小,虽然是最小,但确实是提起来了因为每一个人是均衡的,这一刻,你可能提起来的是偏脚后跟;这一刻,你可能偏的是脚尖;这一次,你可能偏的是脚一侧总而言之,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你这两个脚肯定不能提得平之又平,肯定是不平的,对不对?但是,我就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一定是不平衡的这说不出来的,可以观想得到。这个时候,你提起来的时候是不平衡态,绝对的不平衡态;落下去的时候你只要找到那个平衡的点踩下去,夯下去,“阿!”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过分地(跺脚)“阿!弥!”,不是这样子,这是外形的动作,知道吧?这个踏下去以后,你看啊,你身体提起来,气提起来,“阿!”有个夯下去,用个气夯下去的感觉这个气夯下去的感觉,这只能意会啊,自己体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最后是什么呢?减少任何形体的动作,减少任何毛边边、毛刺的成分,“得意忘形”,直取其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我(外形)跟正常人一样的,其实声音,气脉的运行,全部符合刚才讲的规矩,全部在里边运行,全部得其意、忘其形,甚至不用形体的动作,甚至只用形体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的动作来实现这个全身心一合相共振来念佛。这叫节点共振。

那么,你们现在一定要注意啊,风过铃响。我你念……他说:“师父,我嗓子都念哑了。”你这是穷嚷,瞎嚷,瞎唱。我说风过铃响,风没有过你铃就响了,铃就累了,就是这样。你看,这个区别,节点共振是最最重要的。节点共振你做不到……节点共振做到以后,站在那儿如如不动,稳如磐石,它内在的气脉跟地上像打地基一样,“咚、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好。

再教给大家一个方法:臭美唱。你自己在那儿臭美,两个手在比着,“阿、弥-陀、佛”,不用管难听不难听;或者脚在这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哎,臭美,你自己臭美,不要怕臭美。只有得意忘形、臭美的时候才能唱出感觉然后你臭美完了以后你把那个杂碎去掉一点,最后剩下最简单的,“得意忘形”,守其意忘其形。你看,臭美了不是?停不住了,挺好一定要把这个节点共振练好。你看,热了没有?有点热。那么,这个节点共振,唱得浑身都是热乎乎的。然后,这个时候你才做到不作意,你把这个得意忘形,把这个意抓住了,才能什么呢?不作意,不费劲。不作意,不费劲,自然而然。才能达到这个标准。

大家要不就是作意过重,要不就是打折扣没有作意,对付吧,这两个极端。只有“得意忘形”,才能把作意给去掉作意呀,最后得了意以后,那个意念的意也要给它轻置化,不要重。就是把它能放到最轻、最低、最轻、最自然、最悠闲自在的程度,不作意。然后不着急,不作意、不着急,然后不费力。这样,虽然到后来你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内涵完全不一样,你这个气是往下沉的,这是第一。

最奥妙的是,你这个气脉是往下沉的;更加奥妙的是,你这个气脉打到底又能弹回来;那么最最奥妙的是,你的脚能够向下这么一踏,向上这么微微一抬,一踏,就是个开关,就是个发动机,就把丹田气给你源源不断地输送来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说,你越自然,越不着痕迹,越省力气,说明你掌握的内涵越高;你踏得越高、越笨,说明你还没得其意。不要抬得太高。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看我只是微微提起,只要把气微微提起,放下来足矣。知道吧?脚起一个引导作用。

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